打工日记·13|“这个地方曾经叫世硕”:电子厂被收购后的现状

2023年12月,立讯精密斥资约人民币 21 亿元 (合 3 亿美元) 收购和硕在中国大陆全资子公司昆山世硕 62.5% 的股份,意味台资和硕将进一步淡出大陆苹果制造业务,而立讯精密则进一步壮大其苹果代工业务。截止当前,立讯是行业公认的“果链三巨头”之一。
据中文科技网7月报道,过去五年(2020-2025)的时间里,苹果与立讯之间的业务不减反增,往来规模增长了5倍,立讯为此扩建了9家工厂,创造了近10万个工作岗位。北京商报同月报道,“2024年年报显示,(立讯)公司营收达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为133.7亿元,同比增长22%,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而在这“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扩建9家工厂”“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背后,是否有人关注到交出一个个产品,做出这一分分利润的工人群体呢?财报上光鲜亮丽的业绩数字背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否被看到呢?2020年、2021年,昆山世硕频频转出“人事粗暴,发证迫使员工弯腰捡证”以及“旺季以高额返费吸引用工,但通过多种手段拖欠、赖掉返费”等负面新闻传出。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在昆山部分电子厂由台资变为大陆企业管理(现为立臻精密)后,其在管理上暴露出更多缺乏人性化、严重损害工友权益的问题。
大量工友对转企业为立臻旗下后,表达出强烈的反感和不满:
- @現實太過於虛幻: 我在世硕干了一年多,一点想跑路的想法都没有,自从变成立臻之后一天不如一日。 (2025.05.21)
- @困困包: 昆山世硕干了两年多助理,所有出勤我负责。改立臻第一天选择跑路。 (2025.08.02)
- @天天a: 世硕被立讯收购后,不能呆了,立讯的干部太牛逼。立臻的领导比国家公务员还要牛逼,立臻的领导在车间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2025.7.20)
- @单曲循环: 那个身份证往地上丢的臭名声,恐怕改个名字也挽回不了啊! (2025.2.23)
- @开心的: (回复楼上)是改了名字还不如原来了,待遇更差了。 (2025.2.23)
- @七鱼🐟: 立讯把昆山仁宝收购了,又把上海昌硕、昆山世硕收购了。江苏是立讯精密天下了。 (2025.5.02)
对工资变化的不满意是最为突出的:
以前都说富士康是黑厂,现在立讯比富士康流水线速度还快。一天8000到10000产量,我在富士康的时候也就2500-4000产量,工资居然还不如富士康。我进了几十个电子厂,立讯是速度最快、产量最高的,居然工资还不如外企。真是可怕的中国企业。
- @审判者: 25,看着高其实不高。吃饭去掉400,社保算480,你看看,一个月能发多少。立臻现在查得严,小时工也要交社保。 (2025.7.14)
- @和宏: 底薪加加班连四千都没有。小时工的话看工价了,目前顶多20出头。 (2025.08.03)
- @愿我如阳光,明媚不忧伤: (工资)超过5000,交税你没有算上。还有小时工补差价交百分之八的服务费。三下五除二去掉一切,5000也没有。 (2025.08.06)
一家独大形成垄断,昆山一半的人力都是立讯用工,所以工价立讯说了算。没发现今年的工价比以往低了好多?去年这个时候世硕小时工的工价都是28-32元,今年现在22-23,估计以后都不会有30及以上的工价了。
对工厂管理方变化后,工作严苛管理毫无人性的控诉:
- @肖肖^O^王子: 立臻流水线飞起来。立臻、联滔、立凯、立讯流水线不是一般的快,比康康还快。康康是🩸汗工厂,立讯比🩸汗工厂更黑。 (2024.6.30)
- @清涧城雅木茶: 产线上掐着秒表看员工操作流程,产量加到最大化、人数精简到最少。 (2024.11.08)
- @你好我叫重生: 2020年在昆山的维创就已经经历过了,改成立臻模式之后,上个厕所都必须有人顶岗才能去。 (2025.8.07)
- @晓鸭吖: 今年五月去干了一天就跑路。啥破厂,上厕所要跟领导说,不说还影响工资;以前世硕不是这样的。 (2025.6.12)
- @枫: 主要产量上不去,一个小时打36个要被调,他说我这里需要有价值的人,打不了就自己出去找工作。 (2025.3.12)
- @🚴🏼♂️🚗🚅🛫: 根本不拿员工当人看,不能犯错,几千个产品漏扫码一个都说你。 (2025.7.20)
有人称改为立臻后,工资高了,但是实际干过的工友告知了真相:
减员不减产。4个人的活3个人干,7个人的活5个人干。挑战人体极限,压榨到了极致。工资看着高了几百,吃饭全靠自己刷脸吃,以前的世硕刷卡吃饭,饭还便宜点,立臻起步8块,一般都10块、12、13。
- @👫👑最美卜過初识。⛄️: 垃圾厂刚跑路…比如十个人的打螺丝岗位,只让最多坐八个人。原来六个人的岗位成四个人了。 (2025.03.14)
- @等待黎明: 三个人的活,现在一个人干。 (2025.03.09)
压缩休息时间,加班严重:
咱们就说这个工作时长。正常是休息1个小时40分钟,工作时长是10小时,对吧?然后天天轮班吃饭,中午压榨到半小时,晚上压榨到20分钟,压榨了40分钟,换来提早收线,也就是6点,但只有极少数情况。大部分要干到6点10分、20分那样子,还要提前10分钟进来就干。我7点的班,6点50线就开了,我想请问是不是义务了?轮班是不是想吃投诉了?产能是机器下不来料,不是我们做不过来,哪有让作业员去轮这一说?如果每天轮班少的40分钟,可以换来提早40分钟收线我也认,可是有几次是正常收线的?完完全全就是压榨我们。
还有就是人力。同样站位,隔壁8000产能4个人,我们7200产能2个人,一时间分不清谁累了?多少人力干多少产能这是规矩,不要觉得我们能干过来就去压榨掉这个人力,那这样还有谁会好好干?干快点不是为了好缓一下吗?能干过来就压缩掉人力还有人会愿意干吗?之前世硕在的时候4800产能4个人, 现在7200产能2个人,还天天轮班压榨这个吃饭时长。开会这玩意世硕那会儿说的很明白了,提前10分钟来开会,后面把这10分钟补到我们休息时间里。可这立臻来接手就是直接让我们从早干到晚,6点40下班干到6点38收线都好几次,不是一次两次。
- @✪: 以前世硕有休息10分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有人回复:立讯没有休息、早就没有了。大量用户表示“休息十分钟取消了”。) (2025.02.22)
- @明天會更好: 没有休息时间,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休息。 (2025.06.03)
- @🚴🏼♂️🚗🚅🛫: 以前俩小时还有10分钟时间,现在也取消了,国企还不如台企。 (2025.7.02)

对工厂、宿舍环境的吐槽:
- @篮球: 立臻去了睡了一晚,被臭虫咬得身上都是大包,买了新被褥、换了宿舍也一样,换了好几个宿舍里人都说有虫子。 (2025.07.20)
- @简单✪ω✪快乐: 从14厂、15厂到二期宿舍,半个小时的路程。 (2025.07.25)
- @音乐生: 世硕宿舍太远了,一期二期宿舍都太远了,不为工价就位宿舍太远了跑路了。(有人询问没有厂车吗?)只有三期宿舍有厂车,一期二期都没有。他们招人的时候说走路10几分钟,可要走40分钟过了,都很远了。干活不怕累,可走路太远了。 (2025.8.13)
更有针对当前世硕的创作,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却饱含无奈,仿佛看到面对现实以苦笑带过的工友…:
这个地方叫世硕,做六休一的工作
走进车间那一刻,你的光也不闪烁
是否想过去跑路,是否职位已经入
机器设备停不住,嘴上说了多少不
当你跨过安检门,成为电子厂大神
这一刻你已沉沦
一颗螺丝一遍遍,日月根本看不见
还有工友创作的表情包,成为了工友交流表达情感的通用符号:



诸多的评论里,不乏看到说“富士康都是好厂了”“起码富士康不骂人”等内容。然而,工友们只能在一家比一家差的环境里去做选择吗?工友只能在网络上无奈吐槽而无其他办法去改变,维护权益吗?
可以看到,收购之后的世硕,不论是名字还是营收数字,都被包装在宏大叙事中:万亿市值的“果链巨头”、十万岗位的扩建计划、两位数的利润增长。但在这些耀眼的指标背后,工友们的真实处境却显得格外黯淡。从工价持续走低、岗位压缩、休息时间被取消,到流水线速度的加快、宿舍条件的恶化,工人群体被迫用身体去消化企业的扩张和资本的繁荣。企业在资本逻辑下追求效率与利润的最大化,而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却被逐层稀释。工友的无奈并非个别厂区的偶发,而是当下整个制造业劳资关系的缩影。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劳动者在企业吞并、行业寡头化乃至垄断化的过程中,必然处于被动地位并逐渐丧失现实对抗的物质力量。在这一现实之下,我们不仅仅是要去思考工会组织、政治参与等为争取工人权益的空间,更要尝试超越既有框架的修补与调试。大企业借扩张与管理调整垄断竞争优势的行为,并非所谓合理的市场竞争,而是资本逻辑下的制度性剥削。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工人与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结构性分离。如何不再让“跑路”和“吐槽”成为唯一的出口,是值得社会层面各个群体共同回应的关键问题。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