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进厂打工有多难?

2024年,进厂打工有多难?

2024年,找到一份好工进厂更难了。

抖音账号@三妹从今年3月底离开湖南,辗转在广州、深圳找工作,三个月过去了, 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稳定工作;这段时间里,抖音账号@奔跑的小蒋先后进过四家工厂,最后被迫辞职——老板降了他工资;在佛山一工业园上班的抖音博主@小邓再努力Vlog 总结称,今年工厂的招工信息变少,工价降低,长期工岗位减少,“现在(5月31日)工厂进入淡季,招工真的很少。工资也低得可怜。发现今年特别难找工作。临时工的单价又低,长期工的岗位又是少得可怜。今年真的不适合打工。失业半个月了,还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下去,估计过年回家的车费都挣不到,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整个工业园都没有几家工厂在招工的,今年特别的难找工作”。

疫情后制造业相对收缩是找工难的主要背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以来,制造业PMI指数大部分月份都低于50%,即制造业整体呈生产收缩态势。(注: 制造业PMI指数,是国际通用行业检测数据,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PMI指数高于50%时,制造业扩张;低于50%时,制造业收缩)。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的新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在这一情境下,为了降低成本,工厂缩减人手或雇用临时工,沿海低端制造业工厂也纷纷转移搬迁。

另外,制造业中劳务派遣的泛滥也让工人感觉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不容易:“被劳务派遣坑怕了,单价又低还要扣钱,发工资又不准时。再加上工厂的管理制度不懂得变通,就知道越管越严,没一点自由”。

抖音上的工人表示今年找工十分困难(图源抖音)

即便找到一份工厂工作,工人也苦于工资变低,工作环境仍旧恶劣。

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制造业工人在抖音平台透露,目前时薪普遍只有16至17元,甚至有工厂只愿支付13至14元的时薪,更令工人担忧的是,随着暑期工的流入,工资将变得更低。长期以来,制造业工人保底工资基本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自2015年以来,最低工资增长率下降明显。疫情期间,大部分省市冻结最低工资的调整。这一背景下,工人普遍感受到工资低,挣钱更难了。目前,沿海城市制造业普工工资一般在四五千块,不包吃住。

然而,高强度、环境恶劣的工作情况却没有变化——超长工作时间、两班倒、严格的管理、还有高产量要求。一名工人晒出2024年4月份工资单,显示ta做六休一,每天工作11个小时,底薪2360。工厂按法律规定给加班工资,加上各种补贴(500块),扣除社保,到手5000左右。一位在东莞打工的工人,同样做六休一,工作11个小时,到手工资3723块,“这班是一天也不想干了”。还有另一些隐性的剥削,例如有工人在抖音评论中写到:

“五千多一个月,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一天12小时不好吃住,四五千工资谁给他干”

“那些工厂要样样都会,也就三千多工资。全是黑厂”

“追魂夺命流水线,血都抽干了”

工人也并非完全被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低廉的工价,工人纷纷用脚投票,“提桶跑路”。一位工人写了一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工价低、工作累的生活状况:“追魂夺命流水线,暗无天日鬼车间,生死轮回两班倒,废寝忘食钟无艳,加班加点不加薪,提桶跑路在明天,初见不知提桶意,再见已是提桶人”。 

可是,一旦离开工厂,工人又只能再度陷入艰难找工的困境中。“6月18日,昨天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工作,今天上了半天就跑路了,飞机拉,手都没有停过,又白干了半天,又得重新找工作了”抖音账号@三妹如此写道。小时工和临时工成为待业工人的短期出路。在工价低、工作“卷”的情况下,工人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不得不做小时工、临时工来挣点生活费。临时工的增加反过来也使得整体的工价不高。

工人们在招工信息栏前驻足找工(图源抖音)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后沿海制造业工厂的订单量并未恢复,大量工厂倒闭、重组或者是搬迁转移,可以预期的是,工人失业将会成为常态。其中,临时工和派遣工最先被波及,抖音账号@小陈很好 所在的工厂称“厂里因客户取消订单,导致现生产人力富足”,裁掉劳务派遣工。抖音博主@奔跑的小蒋 称他朋友在广东花都狮岭镇打工半年,工厂就面临倒闭,工厂拖欠60个人工人三个月工资,工人堵住厂门口,劳动局来了也无法保障工人工资。如此新常态下,工厂打工之难正如一位工友在抖音所说的: 

“以前一天上班做10个小时可以挣三百多块钱,但是现在一天要干14个小时到15个小时才能挣300块,因为厂里面的工价降低了。老板在压缩这个成本导致很多人苦不堪言,钱挣不到,天天加班加点.... 反正打工呢,打着打着就迷茫了。不止我一个人迷茫,很多人都是这样子啊,都迷茫了,为什么是这样子?就是一个字,太倦了”

0:00
/4:36

视频源自抖音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一位宿管大爷的离世与一所大学的冷漠

一位宿管大爷的离世与一所大学的冷漠

2025年7月6日早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滢园宿舍的宿管员因身体状况异常,在值班室被发现昏迷,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网传逝世老人名为张培生,以下称“张大爷”或“张爷爷”)。因为事发学校所在的崂山区自7月3日以来已经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或橙色预警,而青岛大学的宿管值班室内并未安装空调或其他降温设备,所以老人的逝世被认为极有可能与高温天气和学校设施、措施不完善有关。 倒在值班室的好人 7月1日,青岛气象发文: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未来十天,青岛市内陆地区将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可达35~37℃,局部超40℃,沿海地区28~32℃。加之空气湿度较高,体感更加闷热。住在没有安装空调的宿舍里,青岛大学的学生已经连续好几天因为高温夜间无法正常入睡,又在早晨被热醒。 当这天有同学看到宿舍门口的值班室停靠了一辆救护车时,还不知道是宿管张爷爷出了事。在同学的印象里,这位门卫大爷平日里身体硬朗、和蔼可亲(网传张大爷今年58岁);走路也不怎么驼背的他,在校园里穿着自己捡来的毕业生的衣服,还被同学调侃有“男大学生的气质”。 张大爷倒在值班室平房的地板上后,据说第一时间是被路过的同学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7月1日,是不少大学生正式放暑假的日子。 有的学生选择旅游放松,但也有不少人决定利用暑假打工赚取收入,贴补学费或个人开销。苏州昆山,因为电子产业密集、临时工需求大,成为了每年暑假学生工的聚集地。然而,除了工厂与打工者,这座城市的阴影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黑中介。 在中介与学生之间,暑假工越来越像是一种被剥削的“猎物”。被不断拖延进厂日期、被莫名其妙地收取各种费用、被诱导到外地、被安排恶劣住宿、被无薪试岗之后再被“劝退”。 滞留四日,求工无门 “Simply”是暑假工大军中的一员,她从家乡坐了15个小时硬座大巴来到昆山,希望从中介那边获得一份电子厂的工作。但截止7月2日,她已经滞留在昆山4天了。据她所说,原本中介表示7月1号就可以分配进厂,但1号又说2号安排。 于是,她只能从早上8点在路边坐到晚上5点,“凌乱的头发,疲惫的身体”,不但她没有得到进厂的安排,路边像她这样等待的学生还越来越多,个个神情焦虑,很多人和她一样,都还没找到厂。 滞留昆山,无厂可进,中介一拖再拖,而期间产生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Simply在昆山滞留期间净支出400多块钱。她仍未死心继续等待。 7月2号,中

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2025年6月4日,大象新闻曝光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使用智力障碍人员做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未发工资、无劳动保护。警方随即出警解救5人并控制涉事人员。目前5名工人已被安置在救助站,案件仍在侦办中。此后,在6月中后,又有河南开封和山西省吕梁的两家砖厂被曝出控制智力障碍者,强迫其劳动。此类事件如同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重演,暴露出残障人士劳动权益保障的严重缺失。 劳动现场:自动化的砖厂、没有保护的劳动环境 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其他建筑材料制造,页岩空心砖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制造砖块的砖厂,拍摄到的视频中,生产的成品是红砖。 红砖生产包括“烧制-冷却-包装”三个主要步骤。根据常见的自动化生产砖块工艺,在烧制之前,还需要经过原料处理和成型。原料处理是将粘土、页岩等原材料破碎、筛分、搅拌,成型是将原料在成型区通过模具的挤压或震动成型。在自动化生产工艺中,原料处理、成型、烧制等主要是机器完成,需要工人参与的主要是包装环节,搬运并打包成捆放在摆渡车上。 这家砖厂内有自动化的烧制砖块的流水线,传送带将灰色未烧制的砖块送入高温窑炉里,随后烧制完成的红色砖块从传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4月初,特朗普宣布加关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货品的关税一度来到了145%。这对中国的普通工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中以低端制造业尤为甚。即便关税的提高意味着外贸交易成本的提高。如果关税提高得不多,成本的提高没有超过利润,通常会由制造商单独消化,其利润空间则相应缩小;如果关税提高较大,有时由制造商单独消化,有时也由买家和制造商协商共同分担来消化。 本次145%的关税,使得很多行业的成本提高远远超过利润,买家和制造商无法承担。结果很多买家宁愿放弃定金,也不愿意再履约。相应的,很多制造商则一夜之间失去订单,这包括正在生产的、预计要生产的、已经生产出来在运输到买家目的地途中的,甚至是已经运到美国港口的。 博主财趣新视角最近采访了一个名为老张的、在深圳从事手机配件制造的老板。他原本以20%的定金,为美国客户生产了一批总额为3000万的手机配件。关税政策出台后,这批货突然成了烫手山芋,因为如果这批货初到美国,要交2000万的税费。 博主语言控小Z在广交会做了一系列采访,其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关税对其所在的行业的影响很大,很多客户直接放弃定金,叫停订单;还有不少厂商虽然暂时未受很大影响,但对订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