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上海在今年(2025)4月开始推行外卖快递骑手"交通安全码"(下称交安码)等系列措施,将骑手个体分级为"绿、黄、红”三色安全等级,并要求平台企业将该标识直接与骑手从业资格关联。观察社媒,不少人反映,此做法令人联想起新冠封控时期的"健康码",质疑措施必要性和具体成效。

不过,措施对一线骑手的影响,远不只一种一刀切管理的"创伤记忆"重现:以交安码为代表,上海近年推行一系列管理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措施,试图介入外卖快递平台的劳工管理模式,也在过程中达成了更深入的劳动控制。

数据上的交安情况改善,实际上并不来自解决源头问题,而是进一步压迫骑手群体的”恶果”,令一线骑手陷入失声、失权境地。

交安码,联合的制裁?

7月3日,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媒体说明了交安码的推行细则(1):

上海针对快递外卖骑手群体推出交安码制度。依托新建的数据系统,政府以绿黄红三色标识骑手安全等级,要求企业将骑手个人交安码颜色直接关联其从业资格,并以骑手交安码统计信息进行企业、站点的评定。

红标🔴

当月累计2起或以上有责交通事故、存在未处理的一般程序有责交通事故,或存在4起或以上未处理交通违规

黄标🟡

当月累计5起或以上交通违规、存在未处理的简易程序有责交通事故,或存在未处理交通违规(即13起)

绿标🟢

当月完全没有未处理事故及违规,且累计发生的事故及违规量不超过红、黄标规定者

Source: 《上海市同城配送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自律公约》(下称《自律公约》),不合规使用号牌或车辆的情况外的交安码变换规则

交管部门表示,交安码意在推动“企业监管 + 平台约束 + 骑手自律”的安全治理模式,促进平台企业以此改变原有管理模式。

同时,交安码并非孤立存在。政府要求平台企业将骑手相关数据接入新建的“快递外卖行业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结合针对骑手群体车辆的专用电子号牌,以监控、算法与评分,监测各平台下骑手的违反交规行为。

至此,一种新的监管模式浮现:交管部门通过交安码等措施,试图加入并与平台共同管理骑手。透过设立交安码相关入行门槛、要求数据共享、进行交安评分及通报等,政府能够重新掌握平台企业的权力边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然而,以加入监管而非修正现况为动机的交安码,与平台管理共同形成了更大的压迫。新模式反而延续了平台漠视骑手安全与意见的管理逻辑,没有实质改善骑手的工作安全,更加正当化了平台和骑手间的权力不对等。

上路骑手没有变安全

交安码推行后,好转的交安数据,能证明骑手的工作安全有提升吗?结论并不明确。

理论上,交安码的规则确实在引导更安全的驾驶,推行后的整体事故量也确实下降,比如据上述报道,上海今年涉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数同比下降了14.8%。但究其本质,骑手的"老板"依旧是平台,加上交安码的平台规则,实际依然允许,甚至鼓励骑手的不合理赶单。

事故量的下降,更可能是被停止接单的人变多,而非骑手行驶真正变得安全。

这一现象如何发生?

交安码的变换规则,只是一种定义标示。但在交安码的落地应用上,信息系统生成的问题骑手清单仅由部门负责人提及,实际指导企业的方式尚不明确。

单由《自律公约》来看,颜色仅对入行门槛上有明确影响,即要求新人骑手持"绿码"才能入行。除此以外,政府整体仅透过企业交通安全评级进行监察:交警只会统计平台、站点辖下、当天上路骑手的人均交安码得分,再在日后通报约谈交安等级低的企业。

当天上路的一线驾驶情况与最终等级评定间,相隔巨大的可操作空间,交给了平台自主设计。

于是,平台确实回应了政府要求,骑手确实会因交安名义被封号停单,但停多久、怎么停、何谓"交安",似乎全凭平台定夺。只要骑手单量够大,平台完全可以缩减其停单时间,甚至暂时取消安全规则;同时,当评级只计算当天上路骑手,只需频繁要求低单量骑手维持"绿码",高单量者即可如常赶单。

由此,只有停业者得到安全,只要在路上,骑手的职业内容,就是在危险中极限奔波。

天天这样。就封了一次2小时。 (@是蔡不是菜,发表于2025.07.22)

以美团为例,外卖骑手博主 @老驴记 一则评论交安码的视频下(3),美团骑手 @是蔡不是菜 为了跑单,三天累计已闯过7次红灯,但系统只判定过ta两小时的停止接单。

骑手 @你好啊,宝哥 则指出,美团会人为区分骑手类型,众包骑手和团队骑手的封禁接单时间不同。美团的骑手架构中,团队骑手(专送等)受到更严格管理,通常单量更大、工作时间更长。于是,有众包骑手以"交管部门要求"的名义,一周被封四遍,但"团队(骑手)极个别就封几个小时"。

在评论区,多名骑手带着灰色狗头,支持了这一说法。

爆单没人跑的时候,自然会系统坏了自动解封 (@三十而已,发表于2025.07.12)
在线人多他(系统)正常派单,一旦骑手少他(系统)就开始乱派单,根本不管你逆行还是超时,就是使劲的派 (@凯哥外卖,发表于2025.07.05)

实际上,正如骑手 @猪、八、盖、@三十而已、@凯哥外卖 反映,当骑手较少、系统"爆单"(单量大于骑手承接量),美团会卸下各类限制,一切以完成单量为准,"24小时跑美团都行"。

骑手们总结的部分扣分规则,准时完成订单是最大考量要素。当时还未加入闯红灯、分心等扣分要素

平台企业中的交安措施,并未保障骑手安全,反成了倒逼骑手工作的策略,交安码也是其中一员。 

没一方把骑手当人

进一步地,交安码不但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反而和平台共同形成了更緊迫的骑手困境。骑快了,被交安码罚,骑慢了,被平台罚,加上外卖单价、配送时间都被一再压低的市场趋势,令骑手陷入更艰难的"两头堵"境地。

“大家在现在这种单价想赚到钱,你是不是得多挂单、得速度快?”反问后,@辰巴 没忍住嗤笑一阵,才接着往下,“但它不允许你快,不快你不能多挂单,然后这个单价,你说怎么赚钱?”

@辰巴 是一名外卖骑手,在抖音上感慨交安码推行后, "魔都外卖越来越难跑"(4)。他分享自己一次送餐经历,开的踏板摩托车早在平台上完整备案过,却仍被系统统一视作电动自行车,判为超速,可能会限制接单。 @辰巴 相当沮丧,"越来越难了。"

再度收紧管理的系统,将压力层层叠加到骑手身上。但平台不合理的派单与限时,才是骑手违反交规的根本原因。

骑手 @凯哥外卖 在分享中(5)直指交安码治根不治本,多个骑手都在评论区表示了赞同。

@橘子焦糖玛奇朵 指饿了么给骑手的一分钟实际只有40秒,"跑过的都知道,偷时间";

@三角洲跑刀老鼠🐭 评价平台只是在"既要又要还要",要骑手快、要限时、要顾客体验好,但派单混乱,"反正就是搞骑手呗"。

如果可以选择,没人希望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平台派单的问题根源无人解决,安全配送的薪酬又无法度日,"连个低保都跑不出来(@七天七夜)";但骑手为了生活挺而走险后,迎来的是交安码的再一重罚款,甚至是平台的永久封号,直接失去饭碗。

"要么你赚了钱就交罚款吧,也随时等着封号吧,对吧",@辰巴 在视频最后说道。

"外卖骑手这个工作危险,不应该是我们骑手活该"

除去表面的直接效果,这一系列新的交安措施还有一个隐蔽而深远的后果。它以缺乏充分法律依据的越权做法开了口子,平台因此得以在”合法”外衣下,维持既有的管理框架,继续侵害骑手权益。

"(你说)安全,你应该把所有的人算在一起……为了所有人参与交通当中的一个交通安全,那你应该把所有人都算在内,为什么处罚那些东西,只有美团骑手?"

骑手 @乐吾哦 讲述自己对电子号牌的看法时(6),全程紧皱着眉头。交安码的可操作性,来自政府要求骑手须申领关联身份的特殊电子号牌才能上路,也让后续针对骑手群体的信息收集和交安监测得以实现。但这系列措施的实行,正是将所有人的路面安全责任,指向骑手承担。

南方周末一篇评论文章(7)进一步指出,交安码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倡导措施关联就业资格,形成了变相的“从业禁止制度”。 但交通法规中并没有规定的从业禁止,规定交安码的《自律公约》更仅仅是公约,而非法规。措施首先是侵犯了骑手的劳动就业权,更加存在处罚公平的争议。

这种区分由官方完成后,平台企业不仅能化政府措施为己用,更加能打着"交安"的幌子,延续并强化管理逻辑中对骑手权益的侵犯。

如骑手 @༵༺乄 ༿ི༒ྀ༾ 乂༻༵ 的经历,美团的封号方式对骑手展现了一种绝对权力,只需要两行简单"交安"文字,赖以为生的帐号随时可能被封禁,骑手只能对不透明的规则认命。

又如美团的"安全分"制度,要求骑手配送开启前置摄像头,全程摄像识别骑手的行动,不开启时将被限制接单。这一操作是否在隐私权上越界?美团是否留存影像,将作何用,骑手本人又是否知悉?

经过官方推行的电子号牌和交安码后,这些权力不对等,更加无人追问。

@乐吾哦 的分享视频长达半小时,大半时间是镜头正对脸的清谈,穿亮黄色上衣,系戴同色的骑行头盔。不过,在视频开头,他先拍了一条完全的楼梯,再转到一条满布碎石的泥坡路。它们都被美团的骑手导航划作"应行驶道路",但骑手给美团的反馈再无下文。

"我真的要为我们骑手这个职业说明一下,我们很危险,真的不是因为我们活该……说实话啊,我确实是有点害怕。骑手这个工作很危险,那是骑手活该,我很害怕这样的事情,会成为社会的一个常识。"@乐吾哦 皱着眉说。

部分参考来源

(1)上海首创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码”:安全守法的“绿码”骑手才能接单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40188&v=1.7&sid=67

(2)随申办APP内,由“上海交警”页面的快递、外卖服务查询入口,可查看《自律公约》全文

(3)【老驴记的作品】上海多名骑手封号,只因为交通安全码上线,交罚款可以... https://www.douyin.com/video/7525775774185442595

(4)【辰巴的作品】魔都外卖真的越来越难跑 https://www.douyin.com/video/7529747942711299385

(5)【凯哥外卖的图文作品】最近上海不是在进行绿黄红码吗?说句真心话,这就是针... https://www.douyin.com/note/7523600391238978862

(6)【乐吾哦的作品】视频很长中间可能也有点乱,各位将就一下。外卖骑手这... https://www.douyin.com/video/7526888859352386879

(7)“红码”骑手列入行业“禁限名单”?良法美意也要程序正义 https://mp.weixin.qq.com/s/kF3aekZqfz_jepKCI3FqmQ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荔枝的侧写 在大小年与气候异常的双重作用下,今年荔枝大幅增产111.26%,价格却暴跌70%,部分产区每斤仅售1至2元。荔枝虽然甘甜诱人,却因极难保鲜、采摘成本高,往年很少作为茶饮新品出现。而在今年,借着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的文化加持和丰产的推波助澜,它成为了各大茶饮品牌争相追逐的新贵。但这场热潮背后,是市场机制对自然节律的扰动——荔枝的“大小年”本是荔枝和许多农产品固有的周期现象,但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被放大为歉收、高价时种树,丰产、价低时又砍树的循环陷阱,生产与分配早已脱离合理调节的轨道。 茶百道在荔枝新品的宣传文案中,煞有介事地强调“一杯奶茶里含有19颗荔枝”,试图说明产品的新鲜与诚意。可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传来的却是基层员工的吐槽: “又是剥、又是洗、又是煮,手套带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手都泡浮囊了。” “周末快乐,除了茶百道研发部。能干干,不能干换人,整天搞各种水果汁子。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剥八、九十斤荔枝,手都磨烂了,真把员工当日本人整呢,顾客催完骑手催……” “……明天是我入职的第七天。听说明天还要开始商战零元购。我已经不想去上班了。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当你走进社交媒体才会理解自己的肤浅,因为整个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厌胜场”(来源) “诅咒”这个行为在当今世界,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离奇、荒诞,不禁认为是个从众的玩笑。然而根据近两年的社交媒体,诅咒领导的话题在白领工人升温迅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发生,它的形式经过大量工人参与和共鸣,演变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的思考,转型成为了对正义、报复、灾祸的祈求。 据了解,其中潮流起源于2024年,网友们发现奢华珠宝品牌Tiffany的中文谐音与“踢翻你”相似,认为买它的产品戴上,讨厌的领导或同事就会离职。 上周一我把戒指带到办公室,第三天就听说分管领导要辞职,分部门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天听说下月初就要分,而且我和讨厌的领导和同事去了两个部门。妈呀,这种许愿成功心想事成的感觉谁懂? @芋圆珍珠椰奶绿 2025.04.25 在Tiffany“克领导”的传言流行之后,网上也流传出更细致的经验,或是更加亲民、平价的选择,包括“手链和手镯威力最明显”,“正品克高素质领导,仿货克低素质领导”,“不能带钻,因为钻是bulingbu

从工人到组长:升迁还是另一种压榨?

从工人到组长:升迁还是另一种压榨?

在制造业的流水线工厂里,“班组”通常是最小的生产单位,多位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加上他们班组长的管理,组成了昼夜不息的产能。班组长和普通工人之间的关系亦远亦近:班组长都是由升职的工人担任,担任长期工、有较高的学历、表现优秀等等因素让工人不难晋升到班组长。但同时,班组长代表着工厂的任务,在工人面前是督促产出、行为管理、施加压力的形象,是工人最频繁接触的,但是和工人们站在对立面的岗位。 网络上工人的记事中,工人和班组长之间的矛盾经常发生。如何去了解这一切的症结?在一个个“好”或“坏”班组长的面孔后,他们是否也有普遍的、被资本压榨的困境? 升职的工人?班组长的职责解构 班组长的工作职责内容繁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管理与协调,安排组内工人在流水线的工作以保证进度;质量监督,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安全管理,确认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设备工具管理,包括对其定期的检查与维修;总体来说,一个班组能够正常运行的所有因素,都是班组长的负责范围。 以下是一则班长招聘内容: 生产班长(岗位职责)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 根据生产计划做好生产人员管理,包括人员的调配、

一位宿管大爷的离世与一所大学的冷漠

一位宿管大爷的离世与一所大学的冷漠

2025年7月6日早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滢园宿舍的宿管员因身体状况异常,在值班室被发现昏迷,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网传逝世老人名为张培生,以下称“张大爷”或“张爷爷”)。因为事发学校所在的崂山区自7月3日以来已经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或橙色预警,而青岛大学的宿管值班室内并未安装空调或其他降温设备,所以老人的逝世被认为极有可能与高温天气和学校设施、措施不完善有关。 倒在值班室的好人 7月1日,青岛气象发文: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未来十天,青岛市内陆地区将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可达35~37℃,局部超40℃,沿海地区28~32℃。加之空气湿度较高,体感更加闷热。住在没有安装空调的宿舍里,青岛大学的学生已经连续好几天因为高温夜间无法正常入睡,又在早晨被热醒。 当这天有同学看到宿舍门口的值班室停靠了一辆救护车时,还不知道是宿管张爷爷出了事。在同学的印象里,这位门卫大爷平日里身体硬朗、和蔼可亲(网传张大爷今年58岁);走路也不怎么驼背的他,在校园里穿着自己捡来的毕业生的衣服,还被同学调侃有“男大学生的气质”。 张大爷倒在值班室平房的地板上后,据说第一时间是被路过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