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10|争来的休息室:保洁阿姨与集体发声

打工日记·10|争来的休息室:保洁阿姨与集体发声

在城市日常运转中,保洁工作是最基础也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保洁员在高强度、低收入的劳动中维持着城市的“体面”。但与其重要性不对等的,是她们在劳动过程中面临的基本休息权保障缺失。一方面,保洁行业普遍依赖外包模式,劳动关系复杂,保障制度薄弱。保洁员通常缺乏工会支持,也难以通过正式渠道表达诉求。一些用人单位和物业管理方以“场地紧张”“管理不便”等理由,忽视为劳动者提供休息空间的责任。另一方面,现有法律虽规定用人单位应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但“休息空间”这一需求在具体执行中往往被模糊处理,缺乏强制标准。

社交媒体的力量使这些原本被隐藏的问题浮出水面。#给保洁员一个休息室#等话题受到公众关注,也迫使部分政策和管理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舆论推动的背后,是大量普通劳动者对“隐性不公”的敏感反应。不少人将保洁员的困境视为对自身处境的映照——过劳、缺乏基本保障、制度缺位。这是一种广义的劳动共情,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失衡的体现。

城市的高速运转离不开清洁劳动者的默默付出。但如果她们连坐下吃饭的空间都无法保障,那么这不仅是对个体尊严的漠视,也是公共管理的失职。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应将对劳动者的基本照顾纳入常规制度,而非在舆情压力下才临时补漏。劳动不该以牺牲尊严为代价。推动制度修补,明确最低休息空间标准,加强工会组织和监管执行,是当下必须回应的问题。让保洁员在整洁城市中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不应是道德呼吁,而应是制度保障。


一位保洁阿姨因为没有自己的休息间,只能睡在厕所地上。
一座直接建在厕所蹲坑上的狭小休息间。
没有休息区域,保洁工人只能在厕所角落放置自己的用品。

社媒上清洁工人的子女们谈及母亲的工作经历和待遇,分享了保洁阿姨们面临的普遍困境:

看到网络上大家讨论保洁阿姨的处境,我也想说说我的切身体会。高中的时候,妈妈为了陪读应聘了学校的保洁。整栋楼只有两个保洁,真的很辛苦。夏天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间,干几十分钟就大汗淋漓。我只是帮忙都觉得特别累,更别提妈妈每天连轴转。

妈妈想休息的时候,只能在闷热、狭小、潮湿的卫生间里面暂时修整,喝喝水,擦擦汗,根本没有一个专门的休息室。妈妈本来腰就不好,干那段时间保洁让她的腰更痛了。工资也微薄得可怜,比原来说的还少。

我还记得我们当时住在供电室旁边一个空的房间

没空调没风扇,只有一盏灯一张木板床…

晚上上厕所只能去废弃的、堆满杂物还有很多虫子的卫生间

妈妈为了不让我害怕,自己拿着杀虫剂去打扫

她说她也害怕得不行

保洁员有着微薄的工资与糟糕的劳动环境。

妈妈工资是武汉最低标准,税前2200元,交完社保到手只有1424元。工资少得可怜,工作强度却极高,早七晚六,一天11个小时,期间是大量体力劳动,脚上磨出水泡和鸡眼,疼得不行。她从不抱怨,不敢请假,因为缺勤会扣五百块钱。

我妈妈今年49岁,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基本只能干保洁了,还要抽空照顾读初中的弟弟。她之前几份保洁工作,工资大概都在1000-1500元一个月。在我们那个小城市,一个月每天干8小时,早上六点半到晚上六点,到手1500,算下来一小时才6块多。加班也只多给50块。

每次听她说物业或者老板对她各种挑刺,心里都很难受。想想才给多少钱啊!雇的又是四五十快六十岁的、平时省吃俭用的劳动妇女。我听妈妈讲过很多同事的故事:有家里三个孙子要补贴的60岁阿姨,有到处碰壁觉得不如跟厕所打交道的阿姨,有1200一个月还经常加班但坚持干了三四年的阿姨。跟她们聊天最常听到就是“不干这个又能干什么呢?”

最近网上很火的保洁阿姨没有独立休息空间,这个基本要看物业给不给配。我妈妈也遇到过休息室和保安室合并的。说实话,可能很多阿姨也没啥空休息,一直在干活,干完就回家照顾老人孩子了。对她们来说,可能有个地方放东西、能坐一下,能按时拿到钱就好了。她们真的像老黄牛一样温和且任劳任怨。

我妈妈是一名幼儿园的保育老师

同时也承担整个园区的保洁工作

每天提着水桶、扫把从楼上跑到楼下

我问她中午是怎么休息的,她说:

“就睡在地上。”

我的心当时真的像被扎了一下。

她在幼儿园,孩子们叫她“妈妈”

但这个“妈妈”,没有休息室。

她不是一个例外,

而是千万个保洁阿姨、保育员、勤杂工的缩影。

她们为我们付出干净整洁的空间,

可她们的空间在哪里?

我们不奢求什么豪华配置

但连一个能坐下喘口气,

安心吃口热饭的地方都没有,

心里确实不是滋味。

本次集体发声和社媒上的呼吁后,一些地方和企业组织开始设立保洁工人的休息区域。

虽然妈妈因为身体和待遇问题没干多久,但那段时间我真的感受到保洁工作的辛苦,意识到保洁休息室的重要性。想到千千万万的保洁阿姨也是别人的妈妈,我就忍不住心一紧。所以,我呼吁设立保洁休息室。我们需要的是一间有尊严的保洁休息室:24小时热水和带锁储物柜,带软垫的折叠床,医药箱和充电插座,能加热饭盒的微波炉。这不是福利,是基本尊严。

所以今天,我想再次呼吁为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哪怕是一张床,一个小空间,也好过睡在地板上。她们不是“工具人”,她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再次呼吁设立保洁休息室:24小时热水和带锁储物柜,带软垫的折叠床,医药箱和充电插座,能加热饭盒的微波炉。请记得给守护城市洁净的人,留一扇温暖的门。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一位宿管大爷的离世与一所大学的冷漠

一位宿管大爷的离世与一所大学的冷漠

2025年7月6日早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滢园宿舍的宿管员因身体状况异常,在值班室被发现昏迷,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网传逝世老人名为张培生,以下称“张大爷”或“张爷爷”)。因为事发学校所在的崂山区自7月3日以来已经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或橙色预警,而青岛大学的宿管值班室内并未安装空调或其他降温设备,所以老人的逝世被认为极有可能与高温天气和学校设施、措施不完善有关。 倒在值班室的好人 7月1日,青岛气象发文: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未来十天,青岛市内陆地区将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可达35~37℃,局部超40℃,沿海地区28~32℃。加之空气湿度较高,体感更加闷热。住在没有安装空调的宿舍里,青岛大学的学生已经连续好几天因为高温夜间无法正常入睡,又在早晨被热醒。 当这天有同学看到宿舍门口的值班室停靠了一辆救护车时,还不知道是宿管张爷爷出了事。在同学的印象里,这位门卫大爷平日里身体硬朗、和蔼可亲(网传张大爷今年58岁);走路也不怎么驼背的他,在校园里穿着自己捡来的毕业生的衣服,还被同学调侃有“男大学生的气质”。 张大爷倒在值班室平房的地板上后,据说第一时间是被路过的同学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7月1日,是不少大学生正式放暑假的日子。 有的学生选择旅游放松,但也有不少人决定利用暑假打工赚取收入,贴补学费或个人开销。苏州昆山,因为电子产业密集、临时工需求大,成为了每年暑假学生工的聚集地。然而,除了工厂与打工者,这座城市的阴影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黑中介。 在中介与学生之间,暑假工越来越像是一种被剥削的“猎物”。被不断拖延进厂日期、被莫名其妙地收取各种费用、被诱导到外地、被安排恶劣住宿、被无薪试岗之后再被“劝退”。 滞留四日,求工无门 “Simply”是暑假工大军中的一员,她从家乡坐了15个小时硬座大巴来到昆山,希望从中介那边获得一份电子厂的工作。但截止7月2日,她已经滞留在昆山4天了。据她所说,原本中介表示7月1号就可以分配进厂,但1号又说2号安排。 于是,她只能从早上8点在路边坐到晚上5点,“凌乱的头发,疲惫的身体”,不但她没有得到进厂的安排,路边像她这样等待的学生还越来越多,个个神情焦虑,很多人和她一样,都还没找到厂。 滞留昆山,无厂可进,中介一拖再拖,而期间产生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Simply在昆山滞留期间净支出400多块钱。她仍未死心继续等待。 7月2号,中

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2025年6月4日,大象新闻曝光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使用智力障碍人员做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未发工资、无劳动保护。警方随即出警解救5人并控制涉事人员。目前5名工人已被安置在救助站,案件仍在侦办中。此后,在6月中后,又有河南开封和山西省吕梁的两家砖厂被曝出控制智力障碍者,强迫其劳动。此类事件如同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重演,暴露出残障人士劳动权益保障的严重缺失。 劳动现场:自动化的砖厂、没有保护的劳动环境 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其他建筑材料制造,页岩空心砖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制造砖块的砖厂,拍摄到的视频中,生产的成品是红砖。 红砖生产包括“烧制-冷却-包装”三个主要步骤。根据常见的自动化生产砖块工艺,在烧制之前,还需要经过原料处理和成型。原料处理是将粘土、页岩等原材料破碎、筛分、搅拌,成型是将原料在成型区通过模具的挤压或震动成型。在自动化生产工艺中,原料处理、成型、烧制等主要是机器完成,需要工人参与的主要是包装环节,搬运并打包成捆放在摆渡车上。 这家砖厂内有自动化的烧制砖块的流水线,传送带将灰色未烧制的砖块送入高温窑炉里,随后烧制完成的红色砖块从传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4月初,特朗普宣布加关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货品的关税一度来到了145%。这对中国的普通工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中以低端制造业尤为甚。即便关税的提高意味着外贸交易成本的提高。如果关税提高得不多,成本的提高没有超过利润,通常会由制造商单独消化,其利润空间则相应缩小;如果关税提高较大,有时由制造商单独消化,有时也由买家和制造商协商共同分担来消化。 本次145%的关税,使得很多行业的成本提高远远超过利润,买家和制造商无法承担。结果很多买家宁愿放弃定金,也不愿意再履约。相应的,很多制造商则一夜之间失去订单,这包括正在生产的、预计要生产的、已经生产出来在运输到买家目的地途中的,甚至是已经运到美国港口的。 博主财趣新视角最近采访了一个名为老张的、在深圳从事手机配件制造的老板。他原本以20%的定金,为美国客户生产了一批总额为3000万的手机配件。关税政策出台后,这批货突然成了烫手山芋,因为如果这批货初到美国,要交2000万的税费。 博主语言控小Z在广交会做了一系列采访,其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关税对其所在的行业的影响很大,很多客户直接放弃定金,叫停订单;还有不少厂商虽然暂时未受很大影响,但对订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