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04|延迟退休政策——被毁约的养老

打工日记·04|延迟退休政策——被毁约的养老

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通过并公布(来源)。“万众瞩目”的延迟退休政策就此落地。尽管官媒下的评论仍是一如既往地一片叫好与支持,且似乎连自媒体对于此次政策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许多——但在抖音和快手这样大多数劳动者习惯分享自己看法的平台,我们收集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声音。比起一边倒的支持和肯定,劳动者们对于延迟退休的政策更多感到了困惑、愤怒、后悔、纠结与无奈。


9月13日政策落地后,一些劳动者在抖音上表示自己宁愿退保。
同上
许多劳动者在抖音上晒出自己社保卡,表示难以接受延迟退休、缴费年限延长的政策
同上

看了昨天社保出台的新政策,一晚上都没睡好。原本再有两三个月就交够15年了,想着终于可以不用交了,心里特别开心。突然间说要交够20年,而且退休年龄还要顺延......原本想着再有十年就50岁,总算可以领钱了。现在可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年。唉…...国家一个政策让我觉得活着都没希望了。

有没有没交社保的?灵活就业已交10年了,今天新闻说要交20年。怕活不到那岁数,亏钱。毕竟每年缴纳8k多;不交,又怕老了没钱花。有没有专家帮我解答下,到底交不交......纠结。

社保延迟交到20年了,单方面宣布了,也不问我同不同意,算不算违约?当初我们就是算了15年还划算,如果当初知道是20年,肯定不会交了。现在不上不下的单方面更改......

八五年,男,灵活就业交了二年多了,下个月果断放弃了,一夜之间亏了几万块钱,这个中秋节不会快乐了。我下桌子了,你们继续玩。

忍气吞声十多年

就为了60岁有口饭吃

86年的我交13.5年

本想着马上就熬出头了

一不小心你又给我整个20年

80后造的什么孽呀!

晚年想喝碗米汤都这么难

灵活就业交了几年,交了个寂寞。你们就开会而已,让我们晚退休几年就算了,你却还要我们多交五年。其实真正有钱的人也不会交,坑的就是努力拼搏的穷人。再也不交了,老了喂野狗。

从昨天到现在心里可难受,有一种信仰崩塌,被妈妈抛弃的感觉。唉。以前一直觉得再怎么不好,也不会到这种程度。省吃俭用交了四年灵活就业,现在纠结还要不要继续。

保险本就是一个坑,越往里走,天就越黑;当你觉得前途渺茫时,人生尽头就在眼前。游戏规则是那些拿着权杖的人定的,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写在纸上;没有用处就随手丢进垃圾桶。昨晚一直没睡好,左右为难,放弃代表失败,亏的多。向前又是无底洞,看不到边。不知你们看了新闻是个什么想法?

给大家说个笑话:

狐狸对鸡说

你每个月给我几个鸡蛋,给你存着

等你老了不能下蛋了

再按月返给你

于是整个村的鸡每个月给狐狸交蛋

狐狸自己吃一部分

再送给亲戚朋友些,再卖一些

日子过得挺舒服

后来,鸡老了

去找狐狸要蛋

狐狸又喝了一锅老母鸡汤

灵魂四问:

你能不能活到退休(63岁)?

公司能不能活到你退休?

公司能不能让你干到退休?

社保从最少15年提升到最少20年,你社保交够20年了吗?

90%的人养活了10%不劳而获的人

然后这10%的人绞尽脑汁

不断的去设计各种规矩来限制、控制这90%的人

而这90%的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10%的人活得更好

而且还要对他们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延迟退休下意识的反应:我身边所有人听到延迟退休,下意识的反应都是自己有可能活不到那个时候,干脆及时行乐好了。有的同事开始看养老金提取,有的同事立刻收拾下班,有的同事开始计划搁置了很久的旅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宣告也是另一种彻底的解脱。让我们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试图为自己和当下而活。

我就是工人,同事们工作非常辛苦,都希望按时退休,甚至提前按特殊工种退休,因为超过50岁体力确实不支了。那些坐办公室的,喝茶看报那个工作干到70岁都没问题。这就是矛盾。

延迟退休政策关系到劳动者的工龄,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劳动者的社保和养老金。如果按照目前的主流解读,即延迟退休政策是主要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亏空的问题;那么我们不经要问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今大多一线劳动者的岗位和自身健康根本没有稳定性保障,更不用说等其达到60岁以上的高龄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通过延迟退休解决劳动力短缺?而我国的养老金施行现收现付制,即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是由当期劳动者缴纳的养老金支付的。当退休延迟、社保缴费期延后、劳动者心灰意冷纷纷退保之时,未来的养老金库存将如何支撑?然而最根本的问题似乎都不是争论一个政策好坏是否,而是这样的全民政策,其究竟在多少程度上代表了全民、全体与之切身相关的劳动者?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极越突然暴雷给员工权益带来的损害,在极越员工的团结一致抗争之下,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不应该结束。前几期,有料就极越员工抗争行动本身做了详细的梳理,展示了员工的力量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类似行动可以提升之处。 这篇快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极越闪崩的资本运作基因。目前网络上关于极越闪崩的原因众说纷纭,加上事件本身涉及商业秘密,想要搞清楚时间前后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篇快评的目的并不是就极越的资本运作基因给出严密的分析,而是提供一个新的反思的视角。至于更严密的分析,恐怕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材料搜集和严密分析。 极越闪崩爆发于2024年年末。12月11日下午,极越CEO 突然然发布内部信并召开全员视频会议,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行“二次创业”。 公司当晚发布公告称,正积极推进融资,售后维保和新车交付环节仍将正常运行。但多位员工透露,公司所有业务已陷入停滞,多个团队“就地解散”,所有门店暂停营业;员工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12月开始的薪资无法发放,且公司仅计划保留极少数员工维持基本业务。不少员工对这一消息表示惊讶,公司数天前才有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前言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量少而品佳,因此极其珍贵,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与之相对的,是采茶女工似乎只能抢着在大锅里捞白水挂面当作午饭,夜晚和几十个女工友睡在铁皮棚房里的大通铺上。近期采茶女工的待遇问题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试图说明:为了获得额外收入而离开农村的采茶女工,的确可能面临极其恶劣的待遇问题,而这种营养不良和休息不足又会影响每天的劳作。但同时,提供给女工的待遇资本与不同的土地规模和劳动组织方式有关。相较于个体茶农,大型茶企和农户为了竞争更倾向于通过中介提高对女工的剥削程度。而茶叶产业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导致的利润不均,则巩固了这种剥削模式,也使得小农式的茶叶生产难以得到改变。最后,需要澄清的是采茶并不天然和妇女绑定,女工们仍面临着传统分工、城乡对立、家务劳动、资本压迫等诸多结构性问题,而她们在茶园中形成的集体生活则是一种宝贵的反抗经验。 一、吃挂面、睡大通铺与摘茶叶 当小Q在网上看到关于记录采茶女工们极差的住宿和伙食的视频时,她想起几天前自己的母亲也去了南方的茶园摘茶叶,立刻给妈妈打去了视频通话。母亲在之前的电话里曾说,自己这边情况很好,吃住不愁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编按:重工业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庞大的钢铁巨兽,所有人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但真实世界中的重工业工厂是什么样子?这篇读者投书着重的不是工人们的辛酸,而是现场的劳动、制造与监督过程:风雨不断的厂房、高空的焊接作业、工人们在控制与自由之间游走的微妙状态。这篇文章描述了工人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寻找喘息空间,也呈现了焊工与管理者之间复杂的互动与权力平衡。 注:出于安全考虑,虽然这篇工厂随笔涉及的经验和想法都是真实的,但工厂具体所在地点、产品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我试图在不影响文章内容有效性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暴露工厂所在地点。 一、工厂背景:海港边的重工业 工厂位于一处大型海港。工厂所在地本身也是填海造陆而成的新生地。建在这种特殊地点的原因与土地价格较无关,而是因为这间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大型钢铁结构,主要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基础设施。位于海港,对工厂运输产品来说是优势,但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却有诸多不便。冬季的海边风大、雨多,附近城市感受到的普通降雨,在此处可能会导致大量降水灌入工厂,甚至让工作无法继续。因为工厂本身生产大型钢铁结构,这些产品的长宽高都以数十米为基础起跳。这意味着工厂内也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自动驾驶一直是国内外车企投资研究的方向,而随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自动驾驶的技术的成熟、产品落地和推广似乎已经是势在必行。2024年7月,百度公司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试运行,其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科技进步永远是光鲜亮丽的话题,但它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却复杂得多。在这次事件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以下统称司机)这些一线劳动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的影响,是社会都迫在眉睫需要认真思考、讨论的问题。 司机行业是便利于大众的服务业,也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最基本一环。但是每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和不稳定的收入,使得司机们普遍要承受很高的身体和经济的压力。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司机行业的回报更是不见好转。社交媒体上从业多年的出租车老司机,和在其他岗位发展不顺被迫转行的网约车司机,面对新一轮来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冲击,他们在面对采访时,分享了行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生计的担忧和无奈。 收入下调?从疫情以后就开始了啊,网约车对我们冲击也相当大,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谷底了。你现在哪怕上一万台无人驾驶跟我们没意义,因为我们已经没饭吃的。 (问:出租车司机能去当安全员吗?)那我就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