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07|绝对的不公:日常工作中的语言暴力

打工日记·07|绝对的不公:日常工作中的语言暴力

劳动者们在工作中被领导辱骂非常普遍,他们反击时却常被打击报复,或是直接被开除,或是在后续工作中被故意刁难。而当劳动者因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途径来维权,只能忍无可忍骂领导时,处分则很快就会降临。

不少企业的《员工手册》都有关于辱骂、人身攻击的惩罚规定。例如某妇产医院有限公司安某,因未享受哺乳假待遇与院长争执时辱骂领导被开除(来源),依据是《员工手册》中“侮辱领导者可解雇并不予补偿”。《员工手册》合法的前提之一是,必须通过公司民主程序和公示。但在这个过程中员工有多少话语权不得而知,那么这份章程的“民主程度”显然需要怀疑。在另一件判例中(来源),员工也因辱骂领导被开除,尽管是其领导先无视员工的合理质询并出言挑衅,然而公司不对违反规定的领导进行处置,只开除该员工,员工申请法院仲裁后终获得赔偿。

偶尔能通过仲裁得到正义的员工在无数被单方面侮辱的案例中是极少数。更普遍的现实是,工厂里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工人,工人和管理层的不平等更甚。语言暴力是普遍的控制手段,公平对待和制度的支持援助无从谈起。这些小领导们也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工人骂回去时有可能会被惩罚。在这种环境下工人们的维权选择自然寥寥无几——为了保住工作忍耐,或者豁出去了怼回去大不了换个工作!我们必须看到是制度的缺乏纵容了领导们的权力,对劳动者的辱骂、剥削也在这个生产体系中常常被默许和无视。从当面反击不合理的对待、跑路换个工作,到在社交平台揭发、利用法律维权,工人们以各种方式反抗着这种不公。


普遍发生的辱骂

管理者经常辱骂或威胁体力劳动者
在 #被领导骂 标签的视频下,经常有许多打工人在交流自己被骂的经历
年轻的劳动者初入社会,更容易受到语言暴力的负面影响
在工厂,语言暴力可能和其他隐形暴力同时被利用来控制工人

—“新调来的领导不准我和店长坐一个桌子吃饭,不准店长和我说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我们领导很强势,动不动喜欢骂人,不服他的人,他都要想办法搞走。”

—“我怕领导,主要不是怕领导本人。怕的是我怼领导了,然后很多工友会拍领导的马屁,来孤立我。”

—“我新来的,早上没拿离岗证去厕所就骂我。刚刚做事又不小心压坏了一个线头,直接骂我:‘你是不是废物光吃饭不长脑子?’”

—“我已经上班了,尽管花了两年时间,但每次想到那段时间到此还是会心酸,不断产生怀疑是我的无能。”

—“不管怎么努力老板就是说我花瓶,各种pua、骚扰,离职还拖欠工资,我直接举报了”

真的好气啊,想哭。今天上夜班一个小领导看到我在那儿打包装,他就说我做的慢。然后开口就说让我别来了,要我回去。我一想到我从湖南坐到这坐了10多个小时车,然后才上一天班就让我回去。我当时就想哭了。而且我一直在做啊。我就说我没有偷懒啊,我在做。他听都不听我的,直接就走了。我真的当时就好憋屈。

今天又被人事在群里点名骂了

年前入职真的忙,昨晚加班到1点多

今天整个人已经懵懵的了,明明检查了还是出现错别字

试用期4千多块钱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累成狗

后悔入职了,真的融入不了他们

看到她们每天又说又笑的我待着很尴尬,内耗死了

当被领导骂时怎么办

劳动者对上层有理有据的反击
劳动者们在社媒上总结交流的回怼领导的技巧
用脚投票而离职也是当下工人在面对辱骂时的一个选择。

—“看工作咯。好的岗位工作就忍忍,不好的岗位管他那么多,出来是赚钱的。”

—“骂回去,又不是拿着高工资。”

—“今天把班长怼了一顿。因为她把别人的错怪在我身上,怼得她无话可说。如果你受了委屈就要说出来,才会好受。”

—“以前我做事很积极的。被领导忽悠好几次,现在也看开了。一份工作而已,不必太认真,搞得自己很累还不讨好。领导爱咋说咋说,左耳进右耳出”

—“每次班组长骂我,我都是哦、嗯、啊,没有第四个字了。反正我就听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们拿我一点办法没有。我没结婚没有任何压力,他们拿捏不了我。反正每次他们BB,我就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我被领导打电话叫醒

原因是她钉钉开视频会议没拉我,然后以为我没上线

电话一通就吼我,骂我上个线这么费劲

我起床气爆发,吼得比她还要大声

然后她突然会说人话了

当然事后她还给我穿小鞋了

星期一的上午好忙,开会期间还被领导骂了。要在以前我会辩解、会不开心、会内耗,会在会后复盘思考,循环内耗。但我今天完全没有。她骂,我说好的你说的对。开完会马上给自己点了最喜欢的外卖。当下在今天谁跟我吵我都不去争,因为当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他们啥也不是。本身就是路人,何苦因为路人为难自己。当下对我最有价值的是如何让自己开心点,兑换到每一天的日工资。此刻我吃的饱饱的,心情还不错。周一的下午依旧很忙。再坚持下今天的工资就稳了,离我提前退休养老又可以近了一步~

——来自周一在上海,一个打工妹的碎碎念。

其实只要知道你是个愣头青,领导不会惹你的。第一年出外勤,领导打电话让带盒烟。我去了超市给他打电话,我说,雨花石53。他说,嗯可以。然后我又说了一遍,雨花石53。他说,好,带回来就行。说第三遍的时候他听懂了说,啊,好了好了知道了,给你转V了。这么说吧,想进步你就要当孙子,不想进步你就是他爹。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在烟与光中熔掉的寿命:劳保用品、职业病与焊工

在烟与光中熔掉的寿命:劳保用品、职业病与焊工

“有一点小灰尘啥的,不要紧,习惯了就好了。”抖音博主“@高某人(带你远离职业病)”的一期视频(来源)中,一位51岁的电焊工老师傅面对着递来的劳保标准手套和防尘面罩,面露踌躇。显然,他并不完全了解劳动保障用品在焊接工作中的重要性,而此外他也坦言,“自己买的话……肯定舍不得,为了给孩子们省点钱嘛。” 对话中缺席的是雇佣方:为什么电焊工人在进行焊接工作时仅仅佩戴极不符合标准、防护效果极低的一次性口罩和棉手套?同时,为什么应当由企业提供的劳保用品有时需要工人自行购买?在职业病高发的电焊行业,焊工长期暴露在高温、强光、金属粉尘和有毒气体之下,患上尘肺病、白内障甚至癌症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工人们却普遍使用着劣质、廉价的劳保用品。面罩、手套等劳保用品应该由企业承担,并按照标准提供,但在现实中却往往由劳动者自己承担。所谓“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等说辞远不能解释雇佣方在这一场景下的隐身。包括劳保用品的提供与分发、相关科普性培训、以及第三方监管的缺位,这些环节的残缺都源于其降本逐利的剥削逻辑和对劳动保护这一概念的系统性忽视。 一、劣质、廉价、消失的劳保用品 面罩和防护口罩 焊接工作中往往会产生高温、

在闪崩之后:极越维权经验的总结

在闪崩之后:极越维权经验的总结

2025年1月13日,极越的一封内部信透露,称确认全体员工的离职赔偿协议签订已经完成,并承诺1月20日之前结清员工的薪资与离职补偿金(来源)。之后在社媒上,许多前极越员工也纷纷发文表示赔偿金已到账。至此,距离极越员工维权事件已过去了一个多月。 【极越闪崩事件时间线梳理】维权、谈判与赔偿方案2024年12月,极越汽车因巨额亏损与资金缺口,宣布启动“创业2.0”计划。虽然名义上是进入新阶段,但实际上却意味着极越的原地解散,引发了员工、车主、供应商大规模集结维权。在欠薪、社保断缴及巨额债务等问题下,员工们接连发声,选出代表与极越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极越公司的CEO夏一平并没有资本进行赔偿,背后的大股东吉利与百度又态度模糊,导致谈判进展不顺。 极越汽车闪崩事件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因为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一起新能源汽车倒闭事件。背后的股东又是吉利和百度这样的知名汽车与互联网公司。它的崩盘代表着这几年一窝蜂投入新能源汽车战场的资本斗争进入最后阶段。胜出的只会是个别少数公司,其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都会进入“止损”阶段。股东放弃、资本撤出,多米诺骨牌很可能从此一连串引爆。而极越事件

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的慢性裁员

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的慢性裁员

2024年11月底,日照钢铁集团进行新一轮裁员的消息和仅n*0.8 (n为工作年限)的赔偿方案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经调查发现,2023年10月一模一样的情况也曾出现并受到人社局调查处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之一,日照钢铁的处境反映了当下钢铁行业利润少、产能过剩得不到解决的一系列困境。 慢性裁员、人心惶惶 实际上,本轮日照钢铁裁员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慢性过程。今年的裁员从9月就已经开始。根据日照钢铁厂贴吧中员工的讨论,公司内部要进行“人员优化”的流言早就流传开,“说七月份优化,说八月份优化,现在又说十月份优化。”(来源)。 在9月27日有员工表示“人昨天下午都拉铺盖走了”。制造部门和职能部门均有不同职级的员工被裁,但每个部门的具体裁员人数没有具体的通知(来源)。 日照钢铁向被“优化”员工提出的赔偿方案是n*0.8,但也有员工成功获得了 “2N,走的法律途径,掌握了众多证据”。还有员工想要建群共同维权:“有没有拿80%走的老铁,我们建个群,去告它,把我们的20%应该得到利益争取回来,不能让这种非法行为逍遥法外”、“建群”。 这也不是日照钢铁近年的首次裁员,也不是它首次因裁

【极越闪崩事件时间线梳理】维权、谈判与赔偿方案

【极越闪崩事件时间线梳理】维权、谈判与赔偿方案

2024年12月,极越汽车因巨额亏损与资金缺口,宣布启动“创业2.0”计划。虽然名义上是进入新阶段,但实际上却意味着极越的原地解散,引发了员工、车主、供应商大规模集结维权。在欠薪、社保断缴及巨额债务等问题下,员工们接连发声,选出代表与极越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极越公司的CEO夏一平并没有资本进行赔偿,背后的大股东吉利与百度又态度模糊,导致谈判进展不顺。 极越汽车闪崩事件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因为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一起新能源汽车倒闭事件。背后的股东又是吉利和百度这样的知名汽车与互联网公司。它的崩盘代表着这几年一窝蜂投入新能源汽车战场的资本斗争进入最后阶段。胜出的只会是个别少数公司,其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都会进入“止损”阶段。股东放弃、资本撤出,多米诺骨牌很可能从此一连串引爆。而极越事件的最终赔偿方案也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它公司的参考。 此外,这起事件中,极越公司的员工们反应迅速,立即涌向公司维护自己的工作权。这也是少有的白领/技术员工的集体维权事件。在这最后的谈判过程中,员工的声音如何被组织起来?员工是否成为一股能够与股东、政府博弈的力量?员工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