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调研工作坊开放报名!

劳动调研工作坊开放报名!

工厂的机器声日夜轰鸣,飞溅的焊花闪烁不息,真实的工人故事却被淹没在数据和口号里。我们相信:只有当笔尖深入车间等劳动现场、目光对准工人,话语权回到劳动的双手,理论才能与现实真正交融。这一次,我们发起一场面向工人的现场调研:走进生产线或街头店铺、倾听工友,并把每一条发现转化为可执行的下一步行动,直面“怎么办”的问题。如果你相信每一次对话都能点燃改变,就扫码报名,与我们并肩出发。

近年劳动形势急遽变动,算法考核、灵活用工和供应链外包让工人的生存压力层层叠加。主流媒体常用冰冷数据抹去劳动者面孔,甚至贬低劳动者;学院研究多围着“政策—资本”逻辑打转,难以回流劳动现场;自媒体偏爱个案煽情,把工人早已体察的苦痛再次包装出售。此前不少同样怀抱理想的调研,因现实风险和准备不足而未能持续。

我们要打破这种惯性。这一次,调研不止是记录,更是火种:把倾听与记录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方案;把知识与网络沉淀为下一轮学习与组织成长的跳板;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长期斗争链条上的起点,步步相扣,生生不息。如果你相信,调研只有嵌入组织、指向行动才有意义——那就和我们一起,让每一次倾听都成为改变的第一步。

🤝  我们提供的支持

  • 资深劳工研究者、一线组织者提供丰富的经验
  • 从访谈技巧到调研行动的全流程指导
  • 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计划
  • 丰富的学习课程和分享活动
  • 图文发布、出版的机会

📅 活动时间安排

  • 5月26日,开始报名
  • 6月15日,开营介绍、基础安全知识培训
  • 6月中-7月中,调研培训、经验分享和制定调研计划
  • 8月,进入现场开展实际调研工作
  • 9月,汇总调研资料并进行成果分析与总结
  • 10月,调研成果分享与后续

谁适合参与

  • 无论身处何地,对身边的工人问题(不限于制造业或服务业)有所困惑、有热情愿意探究的人。
  • 工作坊分学习期和调研期两部分,参与者需全程参与,我们不接受仅参加部分课程的报名。
  • 学习阶段课程大多安排于6月中-7月中北京时间周末晚上,请确认这段期间你可以投入。

现在就加入我们

我们拒绝做冷冰冰数字的搬运工,而要成为在场见证与行动的点火人。
愿意把工人故事写进未来,把访谈与观察磨成利刃的伙伴——欢迎加入。

在机器轰鸣中并肩前行,
让每一次倾听都成为改变的第一步,
让微光汇聚成燎原之火。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7zQC1TiEezCmXeRA7

欢迎分享本工作坊报名链接,墙内传播可使用 此链接 或直接传播海报

Read more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学好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 曾经,在制造业这个领域中,许多基层劳动者都相信这句话。学习技术并不断精进它,是从纯体力劳动中翻身的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年老的技术工人却经常发现,在自己体力衰退、受伤后,赖以为生的技术不再受到工厂青睐,他们也更容易被取代或被抛出劳动市场。在传统工业中,技术知识的发展已经成熟了,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受到的待遇、劳动者们对技术的看法却时刻变化着。这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不是工人们的技能好坏,而是工厂本身的运作模式、管理与劳动控制方法。 本文作者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进入两家不同类型的金属工厂进行田野观察,试图用一手经验来分析围绕技术知识、工艺和劳动控制这些概念产生的问题。第一间工厂制造汽车结构配件(以下简称汽车零件厂),整体员工数约500人,属于中型规模工厂。另一间则是典型的小微型工厂(以下简称阀门厂),员工人数只有20多人,制造工业用阀门。 两间工厂的产品虽然不同,但都进行铁制品加工,都涉及裁剪、冲压、焊接、组装、钻孔等技术过程,在技术原理上可以说非常相近。但两间工厂内基层工人对技术的看法、劳动力被控制与监督的形式和原理、工厂内的权力运作逻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荔枝的侧写 在大小年与气候异常的双重作用下,今年荔枝大幅增产111.26%,价格却暴跌70%,部分产区每斤仅售1至2元。荔枝虽然甘甜诱人,却因极难保鲜、采摘成本高,往年很少作为茶饮新品出现。而在今年,借着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的文化加持和丰产的推波助澜,它成为了各大茶饮品牌争相追逐的新贵。但这场热潮背后,是市场机制对自然节律的扰动——荔枝的“大小年”本是荔枝和许多农产品固有的周期现象,但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被放大为歉收、高价时种树,丰产、价低时又砍树的循环陷阱,生产与分配早已脱离合理调节的轨道。 茶百道在荔枝新品的宣传文案中,煞有介事地强调“一杯奶茶里含有19颗荔枝”,试图说明产品的新鲜与诚意。可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传来的却是基层员工的吐槽: “又是剥、又是洗、又是煮,手套带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手都泡浮囊了。” “周末快乐,除了茶百道研发部。能干干,不能干换人,整天搞各种水果汁子。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剥八、九十斤荔枝,手都磨烂了,真把员工当日本人整呢,顾客催完骑手催……” “……明天是我入职的第七天。听说明天还要开始商战零元购。我已经不想去上班了。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上海在今年(2025)4月开始推行外卖快递骑手"交通安全码"(下称交安码)等系列措施,将骑手个体分级为"绿、黄、红”三色安全等级,并要求平台企业将该标识直接与骑手从业资格关联。观察社媒,不少人反映,此做法令人联想起新冠封控时期的"健康码",质疑措施必要性和具体成效。 不过,措施对一线骑手的影响,远不只一种一刀切管理的"创伤记忆"重现:以交安码为代表,上海近年推行一系列管理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措施,试图介入外卖快递平台的劳工管理模式,也在过程中达成了更深入的劳动控制。 数据上的交安情况改善,实际上并不来自解决源头问题,而是进一步压迫骑手群体的”恶果”,令一线骑手陷入失声、失权境地。 交安码,联合的制裁? 7月3日,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媒体说明了交安码的推行细则(1): 上海针对快递外卖骑手群体推出交安码制度。依托新建的数据系统,政府以绿黄红三色标识骑手安全等级,要求企业将骑手个人交安码颜色直接关联其从业资格,并以骑手交安码统计信息进行企业、站点的评定。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当你走进社交媒体才会理解自己的肤浅,因为整个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厌胜场”(来源) “诅咒”这个行为在当今世界,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离奇、荒诞,不禁认为是个从众的玩笑。然而根据近两年的社交媒体,诅咒领导的话题在白领工人升温迅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发生,它的形式经过大量工人参与和共鸣,演变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的思考,转型成为了对正义、报复、灾祸的祈求。 据了解,其中潮流起源于2024年,网友们发现奢华珠宝品牌Tiffany的中文谐音与“踢翻你”相似,认为买它的产品戴上,讨厌的领导或同事就会离职。 上周一我把戒指带到办公室,第三天就听说分管领导要辞职,分部门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天听说下月初就要分,而且我和讨厌的领导和同事去了两个部门。妈呀,这种许愿成功心想事成的感觉谁懂? @芋圆珍珠椰奶绿 2025.04.25 在Tiffany“克领导”的传言流行之后,网上也流传出更细致的经验,或是更加亲民、平价的选择,包括“手链和手镯威力最明显”,“正品克高素质领导,仿货克低素质领导”,“不能带钻,因为钻是buling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