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调研工作坊开放报名!

劳动调研工作坊开放报名!

工厂的机器声日夜轰鸣,飞溅的焊花闪烁不息,真实的工人故事却被淹没在数据和口号里。我们相信:只有当笔尖深入车间等劳动现场、目光对准工人,话语权回到劳动的双手,理论才能与现实真正交融。这一次,我们发起一场面向工人的现场调研:走进生产线或街头店铺、倾听工友,并把每一条发现转化为可执行的下一步行动,直面“怎么办”的问题。如果你相信每一次对话都能点燃改变,就扫码报名,与我们并肩出发。

近年劳动形势急遽变动,算法考核、灵活用工和供应链外包让工人的生存压力层层叠加。主流媒体常用冰冷数据抹去劳动者面孔,甚至贬低劳动者;学院研究多围着“政策—资本”逻辑打转,难以回流劳动现场;自媒体偏爱个案煽情,把工人早已体察的苦痛再次包装出售。此前不少同样怀抱理想的调研,因现实风险和准备不足而未能持续。

我们要打破这种惯性。这一次,调研不止是记录,更是火种:把倾听与记录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方案;把知识与网络沉淀为下一轮学习与组织成长的跳板;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长期斗争链条上的起点,步步相扣,生生不息。如果你相信,调研只有嵌入组织、指向行动才有意义——那就和我们一起,让每一次倾听都成为改变的第一步。

🤝  我们提供的支持

  • 资深劳工研究者、一线组织者提供丰富的经验
  • 从访谈技巧到调研行动的全流程指导
  • 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计划
  • 丰富的学习课程和分享活动
  • 图文发布、出版的机会

📅 活动时间安排

  • 5月26日,开始报名
  • 6月15日,开营介绍、基础安全知识培训
  • 6月中-7月中,调研培训、经验分享和制定调研计划
  • 8月,进入现场开展实际调研工作
  • 9月,汇总调研资料并进行成果分析与总结
  • 10月,调研成果分享与后续

谁适合参与

  • 无论身处何地,对身边的工人问题(不限于制造业或服务业)有所困惑、有热情愿意探究的人。
  • 工作坊分学习期和调研期两部分,参与者需全程参与,我们不接受仅参加部分课程的报名。
  • 学习阶段课程大多安排于6月中-7月中北京时间周末晚上,请确认这段期间你可以投入。

现在就加入我们

我们拒绝做冷冰冰数字的搬运工,而要成为在场见证与行动的点火人。
愿意把工人故事写进未来,把访谈与观察磨成利刃的伙伴——欢迎加入。

在机器轰鸣中并肩前行,
让每一次倾听都成为改变的第一步,
让微光汇聚成燎原之火。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7zQC1TiEezCmXeRA7

欢迎分享本工作坊报名链接,墙内传播可使用 此链接 或直接传播海报

Read more

打工日记·14|显微镜目镜里没有工人

打工日记·14|显微镜目镜里没有工人

我进了一个厂,把我搞到看显微镜的地方了,10个小时不停的看,干得我眼花,眼疼的都是血丝……刚才吃完饭后头晕模糊,感觉快要瞎了…… @万辞王 强哥(十年进过三百多家企业) 2024.12.31 工厂生产的人力体系中,最好的岗位众说纷纭,但最累、最"不能做"的岗位中,显微镜操作岗永远榜上有名。这些岗位要求工人长时间高度专注地工作,注视并挑出透镜下微米级的瑕疵。 看似单调平常的要求,实际上正日复一日侵蚀着工人们的眼部健康。视力不可逆的损伤、眼球变形凸出、慢性偏头痛、皮肤斑块,甚至猝死在岗位……显微镜岗的"恶名昭彰",并非流言,而是无数工人的亲身经历积累而成。 显微镜背后,隐藏着被遗落的工人职健困境:工人们具体在承受怎样的职业伤害,又是否能被法律认定为工伤?企业又在多大程度上负起了职业卫生标准的法律责任?为何还有工友留在显微镜岗,任由健康日夜劳损? 多补贴、多招女工的劳动岗位  哪些岗位在看显微镜? 工厂中,大部分需要看显微镜的岗位,都属于检测类工作。

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乍听起来,无尘服意味着干净、保护、规范,使用无尘服意味着良好的劳动保护。然而很多工人却在“拒绝”无尘服,这与无尘服本身的设计、使用环境、使用过程中管理失当,和使用场景中其他劳动保障的缺失不无关系。换句话说,对无尘服的拒绝背后是对恶劣劳动条件的无声抗议。 无尘服,又称无菌服、无尘衣洁净服,防静电服,是一种常见于生物制药、食品、半导体微电子、光电、石油天然气化工、油运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制服。通常由聚酯纤维、尼龙或静电纤维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生产环境的清洁度,比如,在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中,由人体产生的微小的颗粒或细菌可能会污染产品,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无尘服的特殊材质使得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和细菌,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度,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无尘服也起到保护工人健康的作用,在诸如生物制药、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矿等粉尘或超细纤维较多的工作环境里,无尘服也可以起到隔绝粉尘通过呼吸、汗液和皮肤被工人吸收的作用。 这听起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既可以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度和产品质量,又可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无法接受无尘服呢?在抖音和快手的工人自述和直播招工

喝水、上厕所、离岗证——工厂到底在控制什么?

喝水、上厕所、离岗证——工厂到底在控制什么?

图片中的这张深圳杰科电子有限公司离岗证来自北京皮村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这张离岗证可能来自2000年代初期。虽然已经过去数十年,但“离岗证”对于许多年轻的工人来说并不是过时的老物件,它仍然继续存在于工厂的管理制度、存在于基层流水线工人的日常生活中。 打工三十年:城市的控制似乎放松了,工厂的控制仍在变本加厉 在90年代后开始的打工潮中,农民工一脚踏进城市,迎面而来的是“暂住证”、“寄住证”,没有证件就没有合法身份,随时可能被驱赶、收容,甚至在收容过程中遭殴打致死。例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 三十年后,城市治理表面上松动了,收容遣送制度废除、暂住证取消,流动人口的制度性门槛逐步放开。不少一线、二线大城市也逐步放宽了户籍门槛,仿佛真的欢迎进城打工人留下来。虽然我们也都知道,城市官僚们真正想要的是年轻的劳动力,新的制度也更偏向有学历的人群。但至少,城市看上去是更自由了,“融入城市”这个概念也变得更为隐秘了。 但与此同时,工厂内部的控制却依旧延续着,甚至还变本加厉。 在抖音上,一位九十年代就进电子厂打工的老工人发问:“以前流水线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上厕所,喝水拿离位证,拉长,组长顶岗

打工日记·13|“这个地方曾经叫世硕”:电子厂被收购后的现状

打工日记·13|“这个地方曾经叫世硕”:电子厂被收购后的现状

2023年12月,立讯精密斥资约人民币 21 亿元 (合 3 亿美元) 收购和硕在中国大陆全资子公司昆山世硕 62.5% 的股份,意味台资和硕将进一步淡出大陆苹果制造业务,而立讯精密则进一步壮大其苹果代工业务。截止当前,立讯是行业公认的“果链三巨头”之一。 据中文科技网7月报道,过去五年(2020-2025)的时间里,苹果与立讯之间的业务不减反增,往来规模增长了5倍,立讯为此扩建了9家工厂,创造了近10万个工作岗位。北京商报同月报道,“2024年年报显示,(立讯)公司营收达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为133.7亿元,同比增长22%,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而在这“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扩建9家工厂”“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背后,是否有人关注到交出一个个产品,做出这一分分利润的工人群体呢?财报上光鲜亮丽的业绩数字背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否被看到呢?2020年、2021年,昆山世硕频频转出“人事粗暴,发证迫使员工弯腰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