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送气工反抗资本垄断

长沙送气工反抗资本垄断

今年5月到9月初,长沙的上千名送气工人多次集体罢工,抗议送气市场被垄断,工人无钱可赚。这背后是长沙的燃气新政策,一项借着“统一规范”、“安全管理”为名义却为资本垄断开路、剥削送气工的恶政。

  • 5月18日-23日长沙上千名送气工人集体罢工,抗议燃气公司垄断市场、挤占送气工利润的行为(来源)。有送气工控诉“燃企借整合市场,垄断液化气市场,暗箱操作,使长沙一千多家送气工家庭支离破碎,投诉无门,我们送气工没活路,请政府为为我们送气工主持公道”。
  • 6月24日,长沙市送气工和商户发起倡议书,要求与美气多和鸿业公司谈判。
  • 7月29日,送气员代表与配送公司谈判,公司将罢工描述为非法集会、寻衅滋事,强制要求代表签字。当日,两名送气员为抗议燃气公司的无耻行径,爬上高楼以跳楼相威胁。
  • 8月15日起,长沙市多个三级燃气站员工再次发动罢工。在这次罢工中,工人用铁链拴住脖子、捆住送气车,堵住燃气站抗议(来源)。
  • 9月3日,送气工人再次发动罢工,在这次行动中工人试图阻止车辆进出燃气站,遭到了警察殴打(来源)。
  • 9月12日,长沙市宣布全面实行燃气统一配送,“像订外卖一样订气”。(来源
注:本文中,燃气公司指的是生产液化气的公司,燃气公司并未进行整合,但多家燃气公司却在政府支持下合资成立了美气多公司,垄断送气市场。

以安全的名义破产

近年来燃气爆炸事故多发,例如2023年6月,银川某烧烤店错误使用违规配送的燃气瓶,导致燃气泄漏引发爆炸,加之无有效疏散措施,造成31人死亡的可怕事故。在事后,多地政府都以加强安全管理为名加快了燃气市场统一的步伐。

长沙市十家燃气公司在政府的要求下联合成立长沙鸿业燃气公司,燃气公司以执行安全条例和更新证件为理由,强制合并多个三级送气站。这导致原本由送气员个人投资和经营的站点被改为公司直营,那些不愿意合并的送气站则被断气,导致站点无法继续运营。鸿业公司独占了所有站点的安全管理和长沙市的燃气销售业务。许多送气员因此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不少家庭被迫走向破产,工人们愤怒地指责鸿业公司侵吞了他们的个人财产。

在合并站点后,鸿业公司仅给予微薄的补偿。按惯例,购买站点要按单月销量乘每瓶气300-400元的价格计算。可鸿业公司的补偿标准按照月平均销售量乘每瓶5元计算,补偿期为24个月,等于每瓶销量的购买价格仅120元,远低于市场价格。例如,月售600瓶气的站点,送气员投资高达18-24万,每月有一万多收入。但最终只能拿到共计七万多元的补偿,每月仅收到三千元(来源)。 

送气工们的重重铁链

送气员们要想拿到补偿还必须入职长沙美气多公司。该公司是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由多家长沙燃气公司联手入股成立的。美气多公司垄断了长沙的燃气配送市场,管理着整个城市的送气工。和所有的垄断企业一样,美气多对工人的打压毫不手软。

据介绍,在合并前送气员每瓶气可获利23元,在被鸿业吞并后,送气员的收入开始减少,每瓶气仅得到18元,减少的5元用于缴纳管理费和建设费。事情还没结束,美气多吸纳长沙市的送气工后,推行“阶梯制”配送费,每瓶气的配送费腰斩至8元。收入大幅缩减、个人资产流失的共同作用下,送气工被套上了沉重的经济锁链。工人在社交平台自嘲到:

......申明一下我只赚8元一瓶送气费,带几十万给资本家打工,公(工)资不如外卖员,脑袋被驴踢了......”
注:“阶梯制”配送费计算方法:签订合同时告知送气费10元/瓶+入户安检费3元/瓶=13元/瓶,而实际结算返点按:<500瓶/月×11元/瓶,500瓶/月至1000瓶/月×12元/瓶,>1000瓶/月×13元/瓶

在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政策要求下,送气工需要花1.1万元购买美气多公司指定的送气车配送,而这款车市场价格仅3000元。五月长沙高温频发,送气工人揭露该配送车存在设计缺陷,多次出现过热、自燃、短路和失控等严重安全隐患。但并未得到美气多的关注。

美气多和鸿业燃气公司的关系复杂,送气工人自己也很难弄清自己到底在为谁打工。最初工人和鸿业燃气公司签署了不合规的劳动合同,合同上甚至没有公司印章,社保、医保需要自己缴纳。之后,在一份公开信中工人反映他们与鸿业燃气公司已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属于劳务派遣性质,五险一金由美气多公司负责。

劳动关系模糊,缺乏劳动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他们无处求助,仿佛被一条无形的锁链牢牢困住,将他们与不幸紧紧捆绑。这种看不见的束缚让工人们感到无力,既无法摆脱困境,又时刻担忧自身的安全和未来。

鲸吞利益,苦果谁食?

美气多在利润的驱使下,不仅加强对工人进行压榨,还不断推高产品价格。在这种垄断格局下,许多长沙的劳动者们感受不到政府所吹嘘的“成就”,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存环境的担忧与不满。他们看清了企业与政府共同维护垄断利益的真相,深感自己处于权力与资本的夹缝中。

“140一罐用都用不到一个月就没有了,还要涨价,还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活(不活)了。”
“以安全为名搞垄断经营都是资本控制,长沙市的液化气价格比周边城市一瓶高二十多而且有两年时间了,这就是垄断。”
“去年拿旧罐子换了新的补了280块钱,旧的这架30块钱,然后我现在的罐子每月还要出2块钱一个月的保养费太霸道了。
——这肯定不是商家想出来的。上面借着商家的手来收割我们。”

在政府的默许下,美气多和鸿业公司将整个的城市劳动者置于险境。在菜市场门口摆摊卖气、使用不合规的车辆超载配送燃气,曾经的安全规定在垄断后就成为了一纸空文。送气工人通过视频揭露鸿业公司在居民楼下建的气站违规,将其形容为“定时炸弹”,仿佛新的危险正在逐步酝酿。管理部门对这些赤裸裸的危险视若无睹。而当工人们勇敢站出来维权时,警察迅速出动,殴打抗议工人。

公共安全还是私人生意

燃气安全事故频发,对多个行业的劳动者都是个巨大威胁。长沙市的燃气市场在整合前,仅有两家燃气公司有小部分直营送气站,剩余的气站均由送气员运营,这有利于危险的“黑气”流通,为城市安全埋下隐患。相较于难以管理、鱼龙混杂的市场,政府显然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规范、统一的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者的安全也更容易得到保障。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此简单。

在企业眼中庞大的燃气市场是充满宝藏的海洋,利润高于一切,安全也可以用金钱衡量。与此同时,政府则将燃气市场视作一颗棘手的炸弹,希望通过企业的力量更快地实现市场规范化。因而,政府和企业联合采取了各种手段,吞并了个人气站,压低补偿标准,打压工人的权益,并且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安全的严格要求,拿居民的生命安全冒险。

其实,燃气作为现代生活的基础物资,理应由公众掌控。然而,政府将管理的权力交给了企业,结果是这项资源的控制权始终只在少数人手中流转。长沙送气工的困境正是由于少数人对市场和权力的垄断造成的,这种现象根植于资本主义与私有制的结构中,给全体劳动者带来了深刻的挑战。

要改变现状,劳动者必须团结起来,共同争取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破垄断,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安全的未来。例如,我们是否能想象一个并非由企业、市场供给燃气的整合方案?让燃气生产与配送回归公共服务,让全体劳动者监督其定价与管理,让劳动更受保障,也让燃气使用更安全。统一、规范管理不一定是坏事,但要看其为谁服务、由谁提供。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极越突然暴雷给员工权益带来的损害,在极越员工的团结一致抗争之下,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不应该结束。前几期,有料就极越员工抗争行动本身做了详细的梳理,展示了员工的力量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类似行动可以提升之处。 这篇快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极越闪崩的资本运作基因。目前网络上关于极越闪崩的原因众说纷纭,加上事件本身涉及商业秘密,想要搞清楚时间前后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篇快评的目的并不是就极越的资本运作基因给出严密的分析,而是提供一个新的反思的视角。至于更严密的分析,恐怕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材料搜集和严密分析。 极越闪崩爆发于2024年年末。12月11日下午,极越CEO 突然然发布内部信并召开全员视频会议,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行“二次创业”。 公司当晚发布公告称,正积极推进融资,售后维保和新车交付环节仍将正常运行。但多位员工透露,公司所有业务已陷入停滞,多个团队“就地解散”,所有门店暂停营业;员工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12月开始的薪资无法发放,且公司仅计划保留极少数员工维持基本业务。不少员工对这一消息表示惊讶,公司数天前才有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前言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量少而品佳,因此极其珍贵,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与之相对的,是采茶女工似乎只能抢着在大锅里捞白水挂面当作午饭,夜晚和几十个女工友睡在铁皮棚房里的大通铺上。近期采茶女工的待遇问题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试图说明:为了获得额外收入而离开农村的采茶女工,的确可能面临极其恶劣的待遇问题,而这种营养不良和休息不足又会影响每天的劳作。但同时,提供给女工的待遇资本与不同的土地规模和劳动组织方式有关。相较于个体茶农,大型茶企和农户为了竞争更倾向于通过中介提高对女工的剥削程度。而茶叶产业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导致的利润不均,则巩固了这种剥削模式,也使得小农式的茶叶生产难以得到改变。最后,需要澄清的是采茶并不天然和妇女绑定,女工们仍面临着传统分工、城乡对立、家务劳动、资本压迫等诸多结构性问题,而她们在茶园中形成的集体生活则是一种宝贵的反抗经验。 一、吃挂面、睡大通铺与摘茶叶 当小Q在网上看到关于记录采茶女工们极差的住宿和伙食的视频时,她想起几天前自己的母亲也去了南方的茶园摘茶叶,立刻给妈妈打去了视频通话。母亲在之前的电话里曾说,自己这边情况很好,吃住不愁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编按:重工业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庞大的钢铁巨兽,所有人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但真实世界中的重工业工厂是什么样子?这篇读者投书着重的不是工人们的辛酸,而是现场的劳动、制造与监督过程:风雨不断的厂房、高空的焊接作业、工人们在控制与自由之间游走的微妙状态。这篇文章描述了工人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寻找喘息空间,也呈现了焊工与管理者之间复杂的互动与权力平衡。 注:出于安全考虑,虽然这篇工厂随笔涉及的经验和想法都是真实的,但工厂具体所在地点、产品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我试图在不影响文章内容有效性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暴露工厂所在地点。 一、工厂背景:海港边的重工业 工厂位于一处大型海港。工厂所在地本身也是填海造陆而成的新生地。建在这种特殊地点的原因与土地价格较无关,而是因为这间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大型钢铁结构,主要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基础设施。位于海港,对工厂运输产品来说是优势,但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却有诸多不便。冬季的海边风大、雨多,附近城市感受到的普通降雨,在此处可能会导致大量降水灌入工厂,甚至让工作无法继续。因为工厂本身生产大型钢铁结构,这些产品的长宽高都以数十米为基础起跳。这意味着工厂内也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自动驾驶一直是国内外车企投资研究的方向,而随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自动驾驶的技术的成熟、产品落地和推广似乎已经是势在必行。2024年7月,百度公司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试运行,其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科技进步永远是光鲜亮丽的话题,但它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却复杂得多。在这次事件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以下统称司机)这些一线劳动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的影响,是社会都迫在眉睫需要认真思考、讨论的问题。 司机行业是便利于大众的服务业,也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最基本一环。但是每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和不稳定的收入,使得司机们普遍要承受很高的身体和经济的压力。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司机行业的回报更是不见好转。社交媒体上从业多年的出租车老司机,和在其他岗位发展不顺被迫转行的网约车司机,面对新一轮来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冲击,他们在面对采访时,分享了行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生计的担忧和无奈。 收入下调?从疫情以后就开始了啊,网约车对我们冲击也相当大,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谷底了。你现在哪怕上一万台无人驾驶跟我们没意义,因为我们已经没饭吃的。 (问:出租车司机能去当安全员吗?)那我就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