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无锡厂罢工后续:公司禁止工人做兼职,疑似变相裁员

比亚迪无锡厂罢工后续:公司禁止工人做兼职,疑似变相裁员

7月8日,比亚迪无锡工厂“第八事业部”发布公告称,未经公司同意,禁止工人从事包括“临时工、小时工、滴滴司机或外卖骑手”等工作,引发工人不满。工人怀疑这是比亚迪接手绿点科技以来的新一波“变相裁员”策略。早在5月,比亚迪无锡工厂就曾针对IDL员工(Indirect labour,间接生产人员,通常是班长/技术员工)变相裁员的举措:即所有IDL员工实行四班倒、五天八小时的工作制。这一举措导致IDL员工工资大幅削减,工人难以养家糊口。5月13日,工人发起集体大罢工。

比亚迪发布公告,图源抖音

比亚迪无锡工厂原为绿点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为新加坡电子公司捷普科技(Jabil Inc),主要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2023年12月,比亚迪以158亿人民币(约22亿美金)收购捷普科技在中国成都、无锡的工厂。捷普科技为全球第三大电子制造商,其中无锡工厂是捷普科技的重要生产基地,2021年销售额约170亿元人民币。在在一份2024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所的8-K 报告中,捷普公司提到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批准一项重组计划,预计2024年财务支出中,将有1.5亿至1.8亿美元的财务用于员工遣散费和福利成本。但比亚迪无锡厂的工人并未接收到来自捷普的的经济赔偿金。

除了没有经济赔偿金,工人也开始面临来自比亚迪的变相裁员策略。据抖音视频,捷普曾发布官方公告,向工人承诺:“在完成交易后的18个月内,无论是正式工,还是劳务外包工,一切照旧”,让工人安心工作。然而,仅仅五个月后,即2024年5月,比亚迪就开始针对IDL员工实行四班倒、八小时工作制。四班倒分别为:白班9点-18点;12点-21点;夜班21点-6点;0点-9点。取消加班之后,工人的工资骤减,每月仅能拿3000到4000左右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对此,工人感到不满,发动了集体罢工。

5月比亚迪无锡厂工人罢工,图源网络

在罢工期间,公司人事回应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是由于公司处于生产淡季,因此对加班时间进行管控,但何时淡季结束,公司未能保证。然而,工人对“淡季”的说法并不买账。如果是处于淡季,为何公司要切割为四个班次,安排工人上晚班?如果是生产淡季,为何仅有IDL员工实行五天八小时,而且其他部门工人却是上六休一?另外,据《比亚迪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比亚迪手机部件等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85.77亿元,同比增长20%,是比亚迪除汽车行业外最重要的业务。年报中还提到,比亚迪收购捷普的电子制造业务将“拓展比亚迪电子的客户和产品边界,拓展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助推产业升级”。

公司否认变相裁员,5月罢工事件最终不了了之。然而,近期有工人在网上披露,罢工后比亚迪无锡工厂继续用其他策略给IDL员工施压,进行“变相裁员”。 一位比亚迪的员工在抖音上发布长文细数比亚迪接手无锡捷普绿点之后的一系列手段,声讨比亚迪的行为。工人称,公司多次谈话要求员工支援成都工厂,疑似以异地调岗的方式变相施压。工人质疑道:“家人在这里生活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怎么去支援?我们还是得感谢你们为我们找出路?”。

7月8日,比亚迪无锡工厂发布《关于员工应避免从事第二职业的说明》,公告称为“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员工合理的工作、休息时间,并防止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禁止工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第二职业”,包括任何形式的兼职,“临时工、小时工、滴滴司机或外卖骑手等工作”。此公告引发工人不满。在一封公开信中(见本文附录),工人抱怨道:“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也要养家糊口“,“一个月4000的工资规定员工下了班不允做临时工小时工补贴家用?” 

尽管比亚迪一再声称没有裁员计划,但这一系列的手段疑似变相逼迫工人自离。不管是工人还是公开信下的评论,大家都认为比亚迪为避免支付法定经济赔偿金,变相裁员:“这不是摆明了,就是要你们这一批人赶走嘛”,“其实是在逼你们走”,“就是变相裁员而已”。

附录:抖音上比亚迪无锡厂工人致公司的一封信:

恳 求 信

至从比亚迪接手了无锡捷普绿点以后,一系列的改革。

让IDL开始上五休二接着就是五天八小时到五天八小时四班倒,曾经一个月进行了多次调班,正常班调了个稀巴烂。说是为了工作,四班倒的决定你们就应该想到会有一系列的调整为什么不直接安排好,以至于员工一个月4.5次调班?

能理解你们说的订单淡季,淡季就是IDL的淡季需要五天八小时,OP就是上六休一12小时?我们可惜假装信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也要养家糊口,为了支持你们的淡季的五天八小时到手的不到4000块钱还得感谢你们的体恤员工身心健康,我们也假装信了。

接着就是多次谈话要求员工支援成都,家人在这里生活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怎么去支援?我们还是得感谢你们为我们找出路?

今天的严格制止员工第二职业真的是惊掉了我的下巴,全无锡独一无二的工厂,一个月4000的工资规定员工下了班不允许跑外卖,跑滴滴,休息不允许做临时工小时工补贴家用?我们是不是还得感谢你们对员工的健康着想?

员工为了支持你们的五天八小时工作制,只能靠多点劳动力打个兼职去贴补家用,如果工资够的话他们傻吗?还会在37.38度的天气去跑外卖?

没有说比亚迪不对,你们是为了员工的健康着想,可是你的员工的家人也得活着对吧?父母,孩子哪个不得兼顾?

可是你这种做法,傻子都懂你的意思,希望不是真的。呵呵,毕竟你们说了没有裁人计划,我们又假装信了。一边在天天招员工,一边在禁止IDL加班保持上五休二八小时,还不允许做兼职,你们真的是无锡的独一份。竖个大拇指必须,棒棒哒!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学好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 曾经,在制造业这个领域中,许多基层劳动者都相信这句话。学习技术并不断精进它,是从纯体力劳动中翻身的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年老的技术工人却经常发现,在自己体力衰退、受伤后,赖以为生的技术不再受到工厂青睐,他们也更容易被取代或被抛出劳动市场。在传统工业中,技术知识的发展已经成熟了,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受到的待遇、劳动者们对技术的看法却时刻变化着。这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不是工人们的技能好坏,而是工厂本身的运作模式、管理与劳动控制方法。 本文作者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进入两家不同类型的金属工厂进行田野观察,试图用一手经验来分析围绕技术知识、工艺和劳动控制这些概念产生的问题。第一间工厂制造汽车结构配件(以下简称汽车零件厂),整体员工数约500人,属于中型规模工厂。另一间则是典型的小微型工厂(以下简称阀门厂),员工人数只有20多人,制造工业用阀门。 两间工厂的产品虽然不同,但都进行铁制品加工,都涉及裁剪、冲压、焊接、组装、钻孔等技术过程,在技术原理上可以说非常相近。但两间工厂内基层工人对技术的看法、劳动力被控制与监督的形式和原理、工厂内的权力运作逻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荔枝的侧写 在大小年与气候异常的双重作用下,今年荔枝大幅增产111.26%,价格却暴跌70%,部分产区每斤仅售1至2元。荔枝虽然甘甜诱人,却因极难保鲜、采摘成本高,往年很少作为茶饮新品出现。而在今年,借着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的文化加持和丰产的推波助澜,它成为了各大茶饮品牌争相追逐的新贵。但这场热潮背后,是市场机制对自然节律的扰动——荔枝的“大小年”本是荔枝和许多农产品固有的周期现象,但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被放大为歉收、高价时种树,丰产、价低时又砍树的循环陷阱,生产与分配早已脱离合理调节的轨道。 茶百道在荔枝新品的宣传文案中,煞有介事地强调“一杯奶茶里含有19颗荔枝”,试图说明产品的新鲜与诚意。可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传来的却是基层员工的吐槽: “又是剥、又是洗、又是煮,手套带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手都泡浮囊了。” “周末快乐,除了茶百道研发部。能干干,不能干换人,整天搞各种水果汁子。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剥八、九十斤荔枝,手都磨烂了,真把员工当日本人整呢,顾客催完骑手催……” “……明天是我入职的第七天。听说明天还要开始商战零元购。我已经不想去上班了。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上海在今年(2025)4月开始推行外卖快递骑手"交通安全码"(下称交安码)等系列措施,将骑手个体分级为"绿、黄、红”三色安全等级,并要求平台企业将该标识直接与骑手从业资格关联。观察社媒,不少人反映,此做法令人联想起新冠封控时期的"健康码",质疑措施必要性和具体成效。 不过,措施对一线骑手的影响,远不只一种一刀切管理的"创伤记忆"重现:以交安码为代表,上海近年推行一系列管理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措施,试图介入外卖快递平台的劳工管理模式,也在过程中达成了更深入的劳动控制。 数据上的交安情况改善,实际上并不来自解决源头问题,而是进一步压迫骑手群体的”恶果”,令一线骑手陷入失声、失权境地。 交安码,联合的制裁? 7月3日,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媒体说明了交安码的推行细则(1): 上海针对快递外卖骑手群体推出交安码制度。依托新建的数据系统,政府以绿黄红三色标识骑手安全等级,要求企业将骑手个人交安码颜色直接关联其从业资格,并以骑手交安码统计信息进行企业、站点的评定。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当你走进社交媒体才会理解自己的肤浅,因为整个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厌胜场”(来源) “诅咒”这个行为在当今世界,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离奇、荒诞,不禁认为是个从众的玩笑。然而根据近两年的社交媒体,诅咒领导的话题在白领工人升温迅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发生,它的形式经过大量工人参与和共鸣,演变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的思考,转型成为了对正义、报复、灾祸的祈求。 据了解,其中潮流起源于2024年,网友们发现奢华珠宝品牌Tiffany的中文谐音与“踢翻你”相似,认为买它的产品戴上,讨厌的领导或同事就会离职。 上周一我把戒指带到办公室,第三天就听说分管领导要辞职,分部门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天听说下月初就要分,而且我和讨厌的领导和同事去了两个部门。妈呀,这种许愿成功心想事成的感觉谁懂? @芋圆珍珠椰奶绿 2025.04.25 在Tiffany“克领导”的传言流行之后,网上也流传出更细致的经验,或是更加亲民、平价的选择,包括“手链和手镯威力最明显”,“正品克高素质领导,仿货克低素质领导”,“不能带钻,因为钻是buling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