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无锡厂罢工后续:公司禁止工人做兼职,疑似变相裁员

比亚迪无锡厂罢工后续:公司禁止工人做兼职,疑似变相裁员

7月8日,比亚迪无锡工厂“第八事业部”发布公告称,未经公司同意,禁止工人从事包括“临时工、小时工、滴滴司机或外卖骑手”等工作,引发工人不满。工人怀疑这是比亚迪接手绿点科技以来的新一波“变相裁员”策略。早在5月,比亚迪无锡工厂就曾针对IDL员工(Indirect labour,间接生产人员,通常是班长/技术员工)变相裁员的举措:即所有IDL员工实行四班倒、五天八小时的工作制。这一举措导致IDL员工工资大幅削减,工人难以养家糊口。5月13日,工人发起集体大罢工。

比亚迪发布公告,图源抖音

比亚迪无锡工厂原为绿点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为新加坡电子公司捷普科技(Jabil Inc),主要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2023年12月,比亚迪以158亿人民币(约22亿美金)收购捷普科技在中国成都、无锡的工厂。捷普科技为全球第三大电子制造商,其中无锡工厂是捷普科技的重要生产基地,2021年销售额约170亿元人民币。在在一份2024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所的8-K 报告中,捷普公司提到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批准一项重组计划,预计2024年财务支出中,将有1.5亿至1.8亿美元的财务用于员工遣散费和福利成本。但比亚迪无锡厂的工人并未接收到来自捷普的的经济赔偿金。

除了没有经济赔偿金,工人也开始面临来自比亚迪的变相裁员策略。据抖音视频,捷普曾发布官方公告,向工人承诺:“在完成交易后的18个月内,无论是正式工,还是劳务外包工,一切照旧”,让工人安心工作。然而,仅仅五个月后,即2024年5月,比亚迪就开始针对IDL员工实行四班倒、八小时工作制。四班倒分别为:白班9点-18点;12点-21点;夜班21点-6点;0点-9点。取消加班之后,工人的工资骤减,每月仅能拿3000到4000左右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对此,工人感到不满,发动了集体罢工。

5月比亚迪无锡厂工人罢工,图源网络

在罢工期间,公司人事回应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是由于公司处于生产淡季,因此对加班时间进行管控,但何时淡季结束,公司未能保证。然而,工人对“淡季”的说法并不买账。如果是处于淡季,为何公司要切割为四个班次,安排工人上晚班?如果是生产淡季,为何仅有IDL员工实行五天八小时,而且其他部门工人却是上六休一?另外,据《比亚迪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比亚迪手机部件等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85.77亿元,同比增长20%,是比亚迪除汽车行业外最重要的业务。年报中还提到,比亚迪收购捷普的电子制造业务将“拓展比亚迪电子的客户和产品边界,拓展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助推产业升级”。

公司否认变相裁员,5月罢工事件最终不了了之。然而,近期有工人在网上披露,罢工后比亚迪无锡工厂继续用其他策略给IDL员工施压,进行“变相裁员”。 一位比亚迪的员工在抖音上发布长文细数比亚迪接手无锡捷普绿点之后的一系列手段,声讨比亚迪的行为。工人称,公司多次谈话要求员工支援成都工厂,疑似以异地调岗的方式变相施压。工人质疑道:“家人在这里生活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怎么去支援?我们还是得感谢你们为我们找出路?”。

7月8日,比亚迪无锡工厂发布《关于员工应避免从事第二职业的说明》,公告称为“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员工合理的工作、休息时间,并防止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禁止工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第二职业”,包括任何形式的兼职,“临时工、小时工、滴滴司机或外卖骑手等工作”。此公告引发工人不满。在一封公开信中(见本文附录),工人抱怨道:“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也要养家糊口“,“一个月4000的工资规定员工下了班不允做临时工小时工补贴家用?” 

尽管比亚迪一再声称没有裁员计划,但这一系列的手段疑似变相逼迫工人自离。不管是工人还是公开信下的评论,大家都认为比亚迪为避免支付法定经济赔偿金,变相裁员:“这不是摆明了,就是要你们这一批人赶走嘛”,“其实是在逼你们走”,“就是变相裁员而已”。

附录:抖音上比亚迪无锡厂工人致公司的一封信:

恳 求 信

至从比亚迪接手了无锡捷普绿点以后,一系列的改革。

让IDL开始上五休二接着就是五天八小时到五天八小时四班倒,曾经一个月进行了多次调班,正常班调了个稀巴烂。说是为了工作,四班倒的决定你们就应该想到会有一系列的调整为什么不直接安排好,以至于员工一个月4.5次调班?

能理解你们说的订单淡季,淡季就是IDL的淡季需要五天八小时,OP就是上六休一12小时?我们可惜假装信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也要养家糊口,为了支持你们的淡季的五天八小时到手的不到4000块钱还得感谢你们的体恤员工身心健康,我们也假装信了。

接着就是多次谈话要求员工支援成都,家人在这里生活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怎么去支援?我们还是得感谢你们为我们找出路?

今天的严格制止员工第二职业真的是惊掉了我的下巴,全无锡独一无二的工厂,一个月4000的工资规定员工下了班不允许跑外卖,跑滴滴,休息不允许做临时工小时工补贴家用?我们是不是还得感谢你们对员工的健康着想?

员工为了支持你们的五天八小时工作制,只能靠多点劳动力打个兼职去贴补家用,如果工资够的话他们傻吗?还会在37.38度的天气去跑外卖?

没有说比亚迪不对,你们是为了员工的健康着想,可是你的员工的家人也得活着对吧?父母,孩子哪个不得兼顾?

可是你这种做法,傻子都懂你的意思,希望不是真的。呵呵,毕竟你们说了没有裁人计划,我们又假装信了。一边在天天招员工,一边在禁止IDL加班保持上五休二八小时,还不允许做兼职,你们真的是无锡的独一份。竖个大拇指必须,棒棒哒!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极越突然暴雷给员工权益带来的损害,在极越员工的团结一致抗争之下,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不应该结束。前几期,有料就极越员工抗争行动本身做了详细的梳理,展示了员工的力量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类似行动可以提升之处。 这篇快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极越闪崩的资本运作基因。目前网络上关于极越闪崩的原因众说纷纭,加上事件本身涉及商业秘密,想要搞清楚时间前后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篇快评的目的并不是就极越的资本运作基因给出严密的分析,而是提供一个新的反思的视角。至于更严密的分析,恐怕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材料搜集和严密分析。 极越闪崩爆发于2024年年末。12月11日下午,极越CEO 突然然发布内部信并召开全员视频会议,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行“二次创业”。 公司当晚发布公告称,正积极推进融资,售后维保和新车交付环节仍将正常运行。但多位员工透露,公司所有业务已陷入停滞,多个团队“就地解散”,所有门店暂停营业;员工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12月开始的薪资无法发放,且公司仅计划保留极少数员工维持基本业务。不少员工对这一消息表示惊讶,公司数天前才有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前言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量少而品佳,因此极其珍贵,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与之相对的,是采茶女工似乎只能抢着在大锅里捞白水挂面当作午饭,夜晚和几十个女工友睡在铁皮棚房里的大通铺上。近期采茶女工的待遇问题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试图说明:为了获得额外收入而离开农村的采茶女工,的确可能面临极其恶劣的待遇问题,而这种营养不良和休息不足又会影响每天的劳作。但同时,提供给女工的待遇资本与不同的土地规模和劳动组织方式有关。相较于个体茶农,大型茶企和农户为了竞争更倾向于通过中介提高对女工的剥削程度。而茶叶产业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导致的利润不均,则巩固了这种剥削模式,也使得小农式的茶叶生产难以得到改变。最后,需要澄清的是采茶并不天然和妇女绑定,女工们仍面临着传统分工、城乡对立、家务劳动、资本压迫等诸多结构性问题,而她们在茶园中形成的集体生活则是一种宝贵的反抗经验。 一、吃挂面、睡大通铺与摘茶叶 当小Q在网上看到关于记录采茶女工们极差的住宿和伙食的视频时,她想起几天前自己的母亲也去了南方的茶园摘茶叶,立刻给妈妈打去了视频通话。母亲在之前的电话里曾说,自己这边情况很好,吃住不愁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编按:重工业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庞大的钢铁巨兽,所有人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但真实世界中的重工业工厂是什么样子?这篇读者投书着重的不是工人们的辛酸,而是现场的劳动、制造与监督过程:风雨不断的厂房、高空的焊接作业、工人们在控制与自由之间游走的微妙状态。这篇文章描述了工人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寻找喘息空间,也呈现了焊工与管理者之间复杂的互动与权力平衡。 注:出于安全考虑,虽然这篇工厂随笔涉及的经验和想法都是真实的,但工厂具体所在地点、产品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我试图在不影响文章内容有效性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暴露工厂所在地点。 一、工厂背景:海港边的重工业 工厂位于一处大型海港。工厂所在地本身也是填海造陆而成的新生地。建在这种特殊地点的原因与土地价格较无关,而是因为这间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大型钢铁结构,主要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基础设施。位于海港,对工厂运输产品来说是优势,但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却有诸多不便。冬季的海边风大、雨多,附近城市感受到的普通降雨,在此处可能会导致大量降水灌入工厂,甚至让工作无法继续。因为工厂本身生产大型钢铁结构,这些产品的长宽高都以数十米为基础起跳。这意味着工厂内也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自动驾驶一直是国内外车企投资研究的方向,而随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自动驾驶的技术的成熟、产品落地和推广似乎已经是势在必行。2024年7月,百度公司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试运行,其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科技进步永远是光鲜亮丽的话题,但它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却复杂得多。在这次事件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以下统称司机)这些一线劳动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的影响,是社会都迫在眉睫需要认真思考、讨论的问题。 司机行业是便利于大众的服务业,也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最基本一环。但是每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和不稳定的收入,使得司机们普遍要承受很高的身体和经济的压力。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司机行业的回报更是不见好转。社交媒体上从业多年的出租车老司机,和在其他岗位发展不顺被迫转行的网约车司机,面对新一轮来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冲击,他们在面对采访时,分享了行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生计的担忧和无奈。 收入下调?从疫情以后就开始了啊,网约车对我们冲击也相当大,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谷底了。你现在哪怕上一万台无人驾驶跟我们没意义,因为我们已经没饭吃的。 (问:出租车司机能去当安全员吗?)那我就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