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启动“浪花专案”变相裁员?

富士康启动“浪花专案”变相裁员?

据抖音视频,2024年3月,富士康郑州港区分厂再次启动“浪花专案”。

富士康“浪花专案”是什么?这是抖音视频中流传的一个富士康岗位调动的项目。大致指的是“周边部门”(即非制造部门)的人力被调动到制造部门。抖音上,有一段话,形象地介绍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工厂)在不缺人的时候,把人浪走一批,第一批浪不走,第二批接着浪,直到把该浪走的人浪完为止。大多是周边部门的富裕人力浪到制造部门,资源整合,保证生产,但浪出去的人能不能回来就很难说了。(来源)

根据搜索,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2021年3月的抖音平台,“富士康推出浪花计划,需要周边人员支援大制造···”,23年开始更高频被讨论,同年12月再次被较多提及, 2024年3月再次被频繁讨论。但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找到富士康关于这个计划的官方文件和声明。这个词主要在在一线工人和郑州富士康中介抖音中频繁出现。

通过这些视频,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郑州富士康通过“浪花专案/计划”将周边部门如维修部、品管部的人员安排到制造车间。这一岗位调动,不仅涉及跨部门调动,有些情况甚至涉及跨地区调动。有工人反映,直接从郑州被“浪”到武汉。再者,调动具有强制性,调动时间长度不确定。很多工友评论,对能被调回原组或者再调离一线大制造不抱希望,“回来就别想了”,“23年第一批浪花到现在都没有回去,24浪花又开始了!”

“我们维修室除了干部,全军覆没,浪跑了。”
“这次浪走667人,12月7号浪走154人,12月11号浪走113人,这次名单有你们没有?听说是要浪到大制造了啊”
“12月7号没有浪走的,12月11号继续浪”
“康康没有订单。IP员级要去武汉支援两个月。不去的话就放假或则辞工。”

在富士康的“浪花专案”中,工友们是被动地调离原岗位甚至稳定生活的城市,有的在郑州租好房子买好电器还不到一个月就被调走,这位工友还表示如果不配合安排就被“放假”,只能配合安排。富士康表面上是让员工支援其它部门,实则是威胁,而且不明确支援多长时间,不保证能不能回原岗位。

富士康2024年浪花计划启动,图源:抖音视频

为什么富士康要发起“浪花专案”?

首先,这是富士康变相裁员的策略。疫情后,全球电子产品订单下降明显。加之,由于疫情暴露产业链单一集中于中国的潜在风险,疫情后,苹果加快调整产业链的步伐。2023年,富士康加大在印度和越南的投资,扩建产线,转移部分国内工厂的订单。这导致中国富士康工厂的产量总体需求减少。订单减少,人员富余。不同于制造部门临时工较多,裁员成本低,非制造业员工主要以合同工为主,合同工裁员企业需要赔偿经济补偿金(N+1个月工资)。为了降低裁员成本,富士康通过将非制造业人员调动,以“支援”产线的名义,变相裁员。

富士康“强制调岗” 手段恶劣,臭名昭著。抖音视频搜索显示,富士康周口、龙华、福田等不同厂区均有工人披露富士康调岗、降薪、不安排加班变相裁的做法。2023年,富士康恶性强制调岗,引发廊坊厂区、龙华厂区、周口厂区等厂区工人的集体抗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是不能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并且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修改劳动合同。同时判断调岗是否合理,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是否发生实质性变更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显然富士康的做法并不是与劳动者协商,而是以强制的姿态改变劳动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是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富士康工作车间,图源网络

其次,这可能也是富士康短时间内解决人力不足的策略。

例如,2022年疫情期间,受封控政策影响,人员流动受限,一线大制造招不到人力,就曾启用过“浪花专案”,直接将周边部门人员调到车间。每年富士康大致有两个招工旺季,一个是春节后即2-3月份为了弥补春节前人员的流失,另一个则是下半年为了应对苹果发布会后和年末的国内外节日的产品巨大需求。这两个时间段都与浪花计划被提及的时间段相符,我们可以推测富士康在面临生产线人力缺口时,“浪花专案”则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之一。例如,抖音上有工人说,“武汉富士康工资低,招不到人,只能从别的厂区调人过来”。

(本文中工人的表达均引用自抖音视频,可参阅 来源1来源2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Read more

打工日记·16|当工人弄坏了机器

打工日记·16|当工人弄坏了机器

* 风雨中: 干坏一块料,老板说要罚一万四,有几个人敢干?我一个月才挣多少? (2025.8.1) 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着不少诸如此类的控诉。当机器或工件在工人手中意外损坏,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句“操作不当”的简单定性和一张直接扣在头上的高额罚单。 然而,在许多类似的工人自述中,我们逐渐发现这些意外的背后可远不止个人失误这么简单。“机器比我有脾气”、“保机器还是保自己的手?”、“夜班打瞌睡,程序输错了。”这些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矛盾:在追求效率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以其微薄的薪资,承担着与回报远不匹配的压力和经济与人身风险。 由此,我们将从一线工人的亲身经历出发,试图揭开这所谓“违规操作”、“个人失误”的标签,追问这些意外的根源是否在于不稳定的机器、缺失的检修与培训、压榨式的管理、以及一个将工人逼向极限的系统本身? 事故之后:罚单、羞辱与工伤 当车间传来一声异常的巨响,没有对工人的关切,没有对事故原因的总结,而是一张直接扣向操作者的罚单。机器损坏的瞬间也是经济、人格与身体的三重冲击的开始。 首当其冲的是让普通工人难以承受的经济

打工日记·15|学徒工:师徒在现代

打工日记·15|学徒工:师徒在现代

"学徒工"这一结合传统师徒文化与契约受雇的称呼,广泛存在于CNC(数控机床加工)、电工、厨师、修车、理发等要求大量操作经验的岗位。招募平台上,"包吃住"的学徒工岗位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在职业训练的语境中,“师徒制”是种历史悠久的技艺传承与关系模式,且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有极大的转变。 简单说来,在旧社会,师傅多是拥有特殊技能的个体从业者,作为雇主聘用及招收学徒,教授技能的同时占有徒弟的劳动成果,甚至有决定徒弟的人生命运的权力。这些“雇工”出师后,则可能与师傅在行业内形成竞争关系。直到近代,改开前的国企里,技术工人的工资按照熟练程度划分等级,师傅往往是技术等级较高的工人,徒弟是新进工人。即便所教徒弟的等级超过了师傅,也不会对师傅的工资、工作造成影响,师徒间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或者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除了大量技艺已自动化、专业证照化,导致许多行业的师徒制式微外,大部分师傅只是”师傅工”:师傅与学徒工同为现代组织化劳动关系下的企业雇工,学徒出师后也更多是与师傅在企业内部竞争,师徒只是称呼,并不存在以往的师徒”

打工日记·14|显微镜目镜里没有工人

打工日记·14|显微镜目镜里没有工人

我进了一个厂,把我搞到看显微镜的地方了,10个小时不停的看,干得我眼花,眼疼的都是血丝……刚才吃完饭后头晕模糊,感觉快要瞎了…… @万辞王 强哥(十年进过三百多家企业) 2024.12.31 工厂生产的人力体系中,最好的岗位众说纷纭,但最累、最"不能做"的岗位中,显微镜操作岗永远榜上有名。这些岗位要求工人长时间高度专注地工作,注视并挑出透镜下微米级的瑕疵。 看似单调平常的要求,实际上正日复一日侵蚀着工人们的眼部健康。视力不可逆的损伤、眼球变形凸出、慢性偏头痛、皮肤斑块,甚至猝死在岗位……显微镜岗的"恶名昭彰",并非流言,而是无数工人的亲身经历积累而成。 显微镜背后,隐藏着被遗落的工人职健困境:工人们具体在承受怎样的职业伤害,又是否能被法律认定为工伤?企业又在多大程度上负起了职业卫生标准的法律责任?为何还有工友留在显微镜岗,任由健康日夜劳损? 多补贴、多招女工的劳动岗位  哪些岗位在看显微镜? 工厂中,大部分需要看显微镜的岗位,都属于检测类工作。

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乍听起来,无尘服意味着干净、保护、规范,使用无尘服意味着良好的劳动保护。然而很多工人却在“拒绝”无尘服,这与无尘服本身的设计、使用环境、使用过程中管理失当,和使用场景中其他劳动保障的缺失不无关系。换句话说,对无尘服的拒绝背后是对恶劣劳动条件的无声抗议。 无尘服,又称无菌服、无尘衣洁净服,防静电服,是一种常见于生物制药、食品、半导体微电子、光电、石油天然气化工、油运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制服。通常由聚酯纤维、尼龙或静电纤维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生产环境的清洁度,比如,在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中,由人体产生的微小的颗粒或细菌可能会污染产品,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无尘服的特殊材质使得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和细菌,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度,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无尘服也起到保护工人健康的作用,在诸如生物制药、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矿等粉尘或超细纤维较多的工作环境里,无尘服也可以起到隔绝粉尘通过呼吸、汗液和皮肤被工人吸收的作用。 这听起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既可以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度和产品质量,又可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无法接受无尘服呢?在抖音和快手的工人自述和直播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