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诚信等级A级,江门国有造船厂竟欠薪遭工人抗议

劳动保障诚信等级A级,江门国有造船厂竟欠薪遭工人抗议

8月28日,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国有企业航通船业公司爆发工人堵门抗议。从现场视频来看,大量头戴黄色安全帽的造船工人从城镇出发,沿途游行至航通造船厂门口聚集,其中部分工人身着蓝色制服,亦有工人身着其它样式服装,为航通公司外包工人。同时,现场有工人抗议称:“都看看哈,他妈一年工钱不给,去年开始没给了”。工事有料确认多则工人拍摄来源,此事属实,但关于详细欠薪原因和事件结果,我们尚未得到工人明确回应。推测此次欠薪可能是航通公司下游外包公司拖欠工资导致的问题。

图片来自Twitter账号昨天

江门航通公司(以下简称航通公司),全称为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的新会分公司。它是国有企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第四航务工程局授权、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的一家造船厂。从规模来看,它属于一家中型造船厂,专门制造各种多用途海洋工程类船舶,包括半潜驳船、水泥搅拌船。目前航通公司手握订单不少,在建船舶29艘,一直排队到2027年才能完成(来源)。从2023年开始,全球造船业恢复荣景,大量新造船需求涌入国内,航通公司也是受益者之一。

同时,航通公司还连续在2020-2023年每年都入选新会区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A级企业,这意味着它并不存在拖欠工资的劣迹。手握大量订单的国有企业、连续多年评比优秀,然而奇怪的是,这样的公司为何会发生拖欠工人工资事件?我们试图询问航通公司的工人,但截至9月4日尚未得到任何回复。过程中还有工人拍摄的讨薪视频被删除,疑似受到公司或者平台的压力。

查阅裁判文书网和分析现场视频,我们认为这起讨薪事件可能与航通公司大量使用外包、劳务工有关。航通作为当地的重要企业,同时负责建造大量船舶,整体工人数量应不会低于千人。但根据企业信息查询,该公司最新参加社保人数仅有170人,同时其官方网站称“拥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专家、教授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高端人才近百人”。这意味着170名参保人可能都是该公司白领或工程师,对于蓝领工人,航通公司都是透过外包和劳务关系间接雇佣的。这种雇佣状态与建筑业的包工机制类似。

航通公司的船舶建造基地

在裁判文书网上,我们发现航通公司曾大量委托红海人力资源、景鸿劳务、江门瀚洋船舶等公司招募劳务工,并透过第三方与工人签约,借此避免劳动关系责任。在现场,我们也看到存在多种不同颜色的制服,其中几位工人身穿的制服印有“宇盛船舶”字样,这是一家承接航通公司“生产辅助搬运服务”项目的外包公司。

这类情况下,工人实际都是在为航通公司工作,但劳务关系被切割、零散化。当遇到中间公司欠薪、老板跑路等情况时,工人求助无门往往会选择向真正雇佣工人的航通公司抗议。不过,这类小型外包、劳务公司雇佣人数通常又比较有限,通常最多也只有几十人。遇到问题时,同工厂的工人也更难相互支持、共同维权。所以,这也可能导致了抗议时围观工人很多,但实际上对于具体发生什么,知情、牵涉的工人却并不多。

在全球造船业复苏,甚至迎来订单荣景的2024年,国内各造船厂理应有巨大的利润可以分配给工人,但实际上却依旧出现欠薪导致的堵门抗议。其背后原因很可能与行业整体的景气无关,而是由于分包、劳务关系为主的雇佣模式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航通公司背后是大型国有企业,但这种雇佣模式仍然被滥用;这在制造业似乎不是一个少见的现象。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打工日记·07|绝对的不公:日常工作中的语言暴力

打工日记·07|绝对的不公:日常工作中的语言暴力

劳动者们在工作中被领导辱骂非常普遍,他们反击时却常被打击报复,或是直接被开除,或是在后续工作中被故意刁难。而当劳动者因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途径来维权,只能忍无可忍骂领导时,处分则很快就会降临。 不少企业的《员工手册》都有关于辱骂、人身攻击的惩罚规定。例如某妇产医院有限公司安某,因未享受哺乳假待遇与院长争执时辱骂领导被开除(来源),依据是《员工手册》中“侮辱领导者可解雇并不予补偿”。《员工手册》合法的前提之一是,必须通过公司民主程序和公示。但在这个过程中员工有多少话语权不得而知,那么这份章程的“民主程度”显然需要怀疑。在另一件判例中(来源),员工也因辱骂领导被开除,尽管是其领导先无视员工的合理质询并出言挑衅,然而公司不对违反规定的领导进行处置,只开除该员工,员工申请法院仲裁后终获得赔偿。 偶尔能通过仲裁得到正义的员工在无数被单方面侮辱的案例中是极少数。更普遍的现实是,工厂里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工人,工人和管理层的不平等更甚。语言暴力是普遍的控制手段,公平对待和制度的支持援助无从谈起。这些小领导们也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工人骂回去时有可能会被惩罚。在这种环境

在烟与光中熔掉的寿命:劳保用品、职业病与焊工

在烟与光中熔掉的寿命:劳保用品、职业病与焊工

“有一点小灰尘啥的,不要紧,习惯了就好了。”抖音博主“@高某人(带你远离职业病)”的一期视频(来源)中,一位51岁的电焊工老师傅面对着递来的劳保标准手套和防尘面罩,面露踌躇。显然,他并不完全了解劳动保障用品在焊接工作中的重要性,而此外他也坦言,“自己买的话……肯定舍不得,为了给孩子们省点钱嘛。” 对话中缺席的是雇佣方:为什么电焊工人在进行焊接工作时仅仅佩戴极不符合标准、防护效果极低的一次性口罩和棉手套?同时,为什么应当由企业提供的劳保用品有时需要工人自行购买?在职业病高发的电焊行业,焊工长期暴露在高温、强光、金属粉尘和有毒气体之下,患上尘肺病、白内障甚至癌症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工人们却普遍使用着劣质、廉价的劳保用品。面罩、手套等劳保用品应该由企业承担,并按照标准提供,但在现实中却往往由劳动者自己承担。所谓“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等说辞远不能解释雇佣方在这一场景下的隐身。包括劳保用品的提供与分发、相关科普性培训、以及第三方监管的缺位,这些环节的残缺都源于其降本逐利的剥削逻辑和对劳动保护这一概念的系统性忽视。 一、劣质、廉价、消失的劳保用品 面罩和防护口罩 焊接工作中往往会产生高温、

在闪崩之后:极越维权经验的总结

在闪崩之后:极越维权经验的总结

2025年1月13日,极越的一封内部信透露,称确认全体员工的离职赔偿协议签订已经完成,并承诺1月20日之前结清员工的薪资与离职补偿金(来源)。之后在社媒上,许多前极越员工也纷纷发文表示赔偿金已到账。至此,距离极越员工维权事件已过去了一个多月。 【极越闪崩事件时间线梳理】维权、谈判与赔偿方案2024年12月,极越汽车因巨额亏损与资金缺口,宣布启动“创业2.0”计划。虽然名义上是进入新阶段,但实际上却意味着极越的原地解散,引发了员工、车主、供应商大规模集结维权。在欠薪、社保断缴及巨额债务等问题下,员工们接连发声,选出代表与极越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极越公司的CEO夏一平并没有资本进行赔偿,背后的大股东吉利与百度又态度模糊,导致谈判进展不顺。 极越汽车闪崩事件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因为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一起新能源汽车倒闭事件。背后的股东又是吉利和百度这样的知名汽车与互联网公司。它的崩盘代表着这几年一窝蜂投入新能源汽车战场的资本斗争进入最后阶段。胜出的只会是个别少数公司,其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都会进入“止损”阶段。股东放弃、资本撤出,多米诺骨牌很可能从此一连串引爆。而极越事件

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的慢性裁员

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的慢性裁员

2024年11月底,日照钢铁集团进行新一轮裁员的消息和仅n*0.8 (n为工作年限)的赔偿方案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经调查发现,2023年10月一模一样的情况也曾出现并受到人社局调查处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之一,日照钢铁的处境反映了当下钢铁行业利润少、产能过剩得不到解决的一系列困境。 慢性裁员、人心惶惶 实际上,本轮日照钢铁裁员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慢性过程。今年的裁员从9月就已经开始。根据日照钢铁厂贴吧中员工的讨论,公司内部要进行“人员优化”的流言早就流传开,“说七月份优化,说八月份优化,现在又说十月份优化。”(来源)。 在9月27日有员工表示“人昨天下午都拉铺盖走了”。制造部门和职能部门均有不同职级的员工被裁,但每个部门的具体裁员人数没有具体的通知(来源)。 日照钢铁向被“优化”员工提出的赔偿方案是n*0.8,但也有员工成功获得了 “2N,走的法律途径,掌握了众多证据”。还有员工想要建群共同维权:“有没有拿80%走的老铁,我们建个群,去告它,把我们的20%应该得到利益争取回来,不能让这种非法行为逍遥法外”、“建群”。 这也不是日照钢铁近年的首次裁员,也不是它首次因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