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快递员抗议大幅降薪,河北唐山有快递员集体罢工

京东快递员抗议大幅降薪,河北唐山有快递员集体罢工
某地快递员在京东发来的更改计提方案签字表中集体签名“不同意”

2024年2月21日开始,京东快递对一线快递员更改计提工资的计算方式,导致快递员在运送5公斤以上货物时每单收入在不同重量区段减少25%-60%,实质等同降低快递员收入。这一做法引起大量快递员不满,京东员工论坛中有大量快递员发文批评公司和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根据推特账号“昨天”的搜集,2月23日至25日,河北唐山迁西县的快递工人发起集体罢工,江西、重庆等地快递员也有类似抗议行动(来源)。

快递行业劳动条件普遍较为恶劣,京东曾经是国内极少数为快递员提供底薪和五险一金保障的快递公司。但是自从2019年4月开始,京东取消了所有快递员的底薪,约每月1500-2000元。此后,快递员的收入更主要依赖派件和收件收入。根据快递员的说法,小件单收入极低,小件5公斤以下每单只有1.5元,即使一天送单高达140件,当日收入也只有210元,这个收入中还有不少单要去掉驿站的收费(每票0.5元)(来源)。因此,大部分快递员更依赖大件单的送件收入,有快递员表示自己一天送件70-80件,其中40%都是5-50公斤的大件单。另一个收入渠道是收件/揽件收入,但是收件/揽件需要依赖固定客户,一般新入行的快递员很难找到发件量大的客户。

派件计提方案更改前后对比

而此次京东的计提工资方案改革主要针对的就是快递员的主要收入来源——送件中的大件单。根据京东快递员整理的方案比较,京东略微提升了5公斤以下小件单的计提,整体调涨26.67%。但是这只是单件计提。在京东,快递员在送单时经常遇到一种名为“三同订单”的类型,指的是多个快递单同姓名、同地址、同手机号码,这类订单本就会降低价格,在新方案底下,1-5公斤小单的三同订单也被大幅减价,常见的3单和5单被降低幅度达到25%和49.35%。而对于5公斤以上的大件单,公司则进行了大规模的降薪,其中5-10公斤和10-20公斤两个主要范围的单价降低高达58.18%和66.04%。可以说,这次京东的计提改变将严重影响以派件为主要收入的快递员。

京东公司的管理层也预料到此次降薪方案会招致基层快递员不满。一份网络上流传的管理层发言记录中写到:“注意沟通的话术,不能出现降薪、降计提等话语,统一口径城市系数调整、优化……一定要全员签完字再宣讲……对下沟通尤其是配送员层级,不允许出现文字、电话等可存档的沟通方式,统一用面对面沟通”。

不过,公司管理层未料想到的是,即使用了美化的话语、没有可存档的沟通记录,快递员仍然很快识破了公司的策略,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发起对公司的抗议。其中一篇快递员的文章写到:“或许上面狗管理是希望多揽收,殊不知降低配送端计提,就没有服务,没有服务揽收了给谁送,你们狗管理会去送吗?什么客户都会做死,不信拭目以待,员工出车出保险连大头笔都是自己买,所谓的五险一金哪个不是三同里面压榨出来的?”这段发言一方面点出降薪之后对快递员服务产生的恶性后果,另一方面也戳破了刘强东在公众面前营造出的“好老板形象”。

今年2月5日,京东集团宣布超2万名京东一线客服员工实现全年平均薪酬上涨超过30%。刘强东再次成为模范私企老板,获得网络舆论的称赞。在此之前,为全员缴纳“五险一金”也是京东对外宣传的广告。刘强东本人也多次说出“企业降低成本不能榨取员工”等表面上看来维护员工权益的发言,但此次快递员降薪事件中,刘强东却隐身至今,员工抗议已经持续一周,他作为公司创办人和董事局主席却未有任何回复。

目前,多地京东快递员发起罢工,上传视频至抖音等平台。在一则视频中,公司管理人员要求员工按公司制度来,否则该辞退就辞退。快递员则回应道:“你没法开除我们,因为是公司不合法在先,我们可以拒绝劳动,你查查《劳动法》”。此外,也有京东快递员发布视频,表示已经集体前往进行劳动仲裁申请。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Read more

打工日记·14|显微镜目镜里没有工人

打工日记·14|显微镜目镜里没有工人

我进了一个厂,把我搞到看显微镜的地方了,10个小时不停的看,干得我眼花,眼疼的都是血丝……刚才吃完饭后头晕模糊,感觉快要瞎了…… @万辞王 强哥(十年进过三百多家企业) 2024.12.31 工厂生产的人力体系中,最好的岗位众说纷纭,但最累、最"不能做"的岗位中,显微镜操作岗永远榜上有名。这些岗位要求工人长时间高度专注地工作,注视并挑出透镜下微米级的瑕疵。 看似单调平常的要求,实际上正日复一日侵蚀着工人们的眼部健康。视力不可逆的损伤、眼球变形凸出、慢性偏头痛、皮肤斑块,甚至猝死在岗位……显微镜岗的"恶名昭彰",并非流言,而是无数工人的亲身经历积累而成。 显微镜背后,隐藏着被遗落的工人职健困境:工人们具体在承受怎样的职业伤害,又是否能被法律认定为工伤?企业又在多大程度上负起了职业卫生标准的法律责任?为何还有工友留在显微镜岗,任由健康日夜劳损? 多补贴、多招女工的劳动岗位  哪些岗位在看显微镜? 工厂中,大部分需要看显微镜的岗位,都属于检测类工作。

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乍听起来,无尘服意味着干净、保护、规范,使用无尘服意味着良好的劳动保护。然而很多工人却在“拒绝”无尘服,这与无尘服本身的设计、使用环境、使用过程中管理失当,和使用场景中其他劳动保障的缺失不无关系。换句话说,对无尘服的拒绝背后是对恶劣劳动条件的无声抗议。 无尘服,又称无菌服、无尘衣洁净服,防静电服,是一种常见于生物制药、食品、半导体微电子、光电、石油天然气化工、油运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制服。通常由聚酯纤维、尼龙或静电纤维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生产环境的清洁度,比如,在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中,由人体产生的微小的颗粒或细菌可能会污染产品,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无尘服的特殊材质使得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和细菌,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度,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无尘服也起到保护工人健康的作用,在诸如生物制药、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矿等粉尘或超细纤维较多的工作环境里,无尘服也可以起到隔绝粉尘通过呼吸、汗液和皮肤被工人吸收的作用。 这听起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既可以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度和产品质量,又可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无法接受无尘服呢?在抖音和快手的工人自述和直播招工

喝水、上厕所、离岗证——工厂到底在控制什么?

喝水、上厕所、离岗证——工厂到底在控制什么?

图片中的这张深圳杰科电子有限公司离岗证来自北京皮村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这张离岗证可能来自2000年代初期。虽然已经过去数十年,但“离岗证”对于许多年轻的工人来说并不是过时的老物件,它仍然继续存在于工厂的管理制度、存在于基层流水线工人的日常生活中。 打工三十年:城市的控制似乎放松了,工厂的控制仍在变本加厉 在90年代后开始的打工潮中,农民工一脚踏进城市,迎面而来的是“暂住证”、“寄住证”,没有证件就没有合法身份,随时可能被驱赶、收容,甚至在收容过程中遭殴打致死。例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 三十年后,城市治理表面上松动了,收容遣送制度废除、暂住证取消,流动人口的制度性门槛逐步放开。不少一线、二线大城市也逐步放宽了户籍门槛,仿佛真的欢迎进城打工人留下来。虽然我们也都知道,城市官僚们真正想要的是年轻的劳动力,新的制度也更偏向有学历的人群。但至少,城市看上去是更自由了,“融入城市”这个概念也变得更为隐秘了。 但与此同时,工厂内部的控制却依旧延续着,甚至还变本加厉。 在抖音上,一位九十年代就进电子厂打工的老工人发问:“以前流水线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上厕所,喝水拿离位证,拉长,组长顶岗

打工日记·13|“这个地方曾经叫世硕”:电子厂被收购后的现状

打工日记·13|“这个地方曾经叫世硕”:电子厂被收购后的现状

2023年12月,立讯精密斥资约人民币 21 亿元 (合 3 亿美元) 收购和硕在中国大陆全资子公司昆山世硕 62.5% 的股份,意味台资和硕将进一步淡出大陆苹果制造业务,而立讯精密则进一步壮大其苹果代工业务。截止当前,立讯是行业公认的“果链三巨头”之一。 据中文科技网7月报道,过去五年(2020-2025)的时间里,苹果与立讯之间的业务不减反增,往来规模增长了5倍,立讯为此扩建了9家工厂,创造了近10万个工作岗位。北京商报同月报道,“2024年年报显示,(立讯)公司营收达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为133.7亿元,同比增长22%,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而在这“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扩建9家工厂”“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背后,是否有人关注到交出一个个产品,做出这一分分利润的工人群体呢?财报上光鲜亮丽的业绩数字背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否被看到呢?2020年、2021年,昆山世硕频频转出“人事粗暴,发证迫使员工弯腰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