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7月1日,是不少大学生正式放暑假的日子。 有的学生选择旅游放松,但也有不少人决定利用暑假打工赚取收入,贴补学费或个人开销。苏州昆山,因为电子产业密集、临时工需求大,成为了每年暑假学生工的聚集地。然而,除了工厂与打工者,这座城市的阴影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黑中介。

在中介与学生之间,暑假工越来越像是一种被剥削的“猎物”。被不断拖延进厂日期、被莫名其妙地收取各种费用、被诱导到外地、被安排恶劣住宿、被无薪试岗之后再被“劝退”。

滞留四日,求工无门

“Simply”是暑假工大军中的一员,她从家乡坐了15个小时硬座大巴来到昆山,希望从中介那边获得一份电子厂的工作。但截止7月2日,她已经滞留在昆山4天了。据她所说,原本中介表示7月1号就可以分配进厂,但1号又说2号安排。

于是,她只能从早上8点在路边坐到晚上5点,“凌乱的头发,疲惫的身体”,不但她没有得到进厂的安排,路边像她这样等待的学生还越来越多,个个神情焦虑,很多人和她一样,都还没找到厂。

等待进厂的学生工们

滞留昆山,无厂可进,中介一拖再拖,而期间产生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Simply在昆山滞留期间净支出400多块钱。她仍未死心继续等待。

7月2号,中介终于把她拉上了车,声称去往泰州的工厂。结果中介先收了100块钱车费,又要求缴纳体检费170元。将近300块钱交完后,Simply却连工厂都没见到。最终,她连回家的钱都没了,忍无可忍之下,她要求中介退费,跑路回家。

有网友看到她的遭遇后留言:“苏州最不缺的就是黑中介”。

常州昆山间的徒劳奔波

网友“哇哈哈哈哈”的暑假工之路也不比Simply顺利。她本来是想去昆山进厂,结果一到昆山,中介就告诉她没有合适的岗位,要她自己掏钱转去常州。 

她跟着转到了常州,时间是6月22日,中介说第二天23号就能安排面试。但到了23号,中介又说:“厂里要查银行流水,要等。”她只好继续等到24号。

24号傍晚,中介突然又说:“这个厂可能要求太严格了,你回昆山吧,明天早上7点集合。”她当时人已经在常州,凌晨3点就起床,赶车回昆山,结果集合时间又被临时改成了早上9点。

她忍了这些反复之后,以为终于可以进厂。结果中介开始进入“收割阶段”:

“照片儿复印了身份证,收了20元子,准备出发去厂了,他告诉我们要体检费30元,住宿费100元,资料费30元,还有车费30元,我们一听肯定不干,人家的住宿费都是在工资里面扣的,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类似被骗的,然后主播一气之下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上车即收费,试岗即赶人

AMANDA和两位朋友的经历更加离谱。三人从河南搭大巴到昆山,一路被骗至无锡所谓的“桃子厂”,从头到尾陷入中介设下的“收费陷阱”:

  • 车费:大约20人坐大巴从昆山到无锡100公里,中介收每人80元车费;
  • 证件处理:拍照复印20元;
  • 厂牌费:30元,干满七天才能退;
  • 住宿费:200元,环境恶劣,5人被临时塞进宾馆2人间;正式进厂后是十几个人男女老少的混住房。
  • 试岗无工资:工作两小时后就被赶走,不仅没工资,反被倒扣20元“路费”。
AMANDA试岗时被要求打卡,但随后该打卡被工厂人员取消

最终,三人准备离开时,只能通过不断讨价还价的方式才拿回部分住宿费。原本200元,厂方想方设法只退165元,过程中更爆出粗口骂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人报警了,但警察都找不到中介口中的地标地点,因为所谓的地标“无锡西站”就是个假招牌。

从家乡到工厂,选厂入职似乎成为了让许多暑假工落荒而逃的第一道难关。地点时间的来回变化,各种名目的费用乃至一些材料要求对暑假工来讲都是一种超出预期的折磨。看暑假工们的自述,他们多数都认为被骗了,都认为中介的虚假宣传的给自己营造了到了江苏就能进厂的假象。

但这种被骗也并非那么容易识别的。中介一步步给予希望、垫高学生们的沉没成本。然后在等待中消磨他们的退路。最后再给予“进厂希望”,吊足胃口后进行最终目的——收费。三则故事中的主角都还会据理力争、威胁报警,拿回一部分损失。但其他同行者未必能有一样的勇气。

在这些故事中,中介平均对一个人最少收取200元各项杂费。一车20个人就是4000元。即使部分钱被退回,这也是笔不小的“收入”。而有些学生们,可能最终也接受了恶劣的劳动条件,每小时赚取的15、16元微薄工资(普通日结工每小时的合理工资是20元以上),其中也有2-3元要被中介拿走。变成更长期的剥削。

对中介而言,越多的招揽人力,最终成交的也就越多,中介费等也就越多。这些年,沿海省份的打工人们都对黑中介的套路有所认识,逐渐学会提防黑中介、与其周旋搏斗。欺骗这些有经验的工人越来越难了。而年轻毫无经验暑假工的愿望和诉求、对招工话术的陌生、对欺骗手段的无知就变成了黑中介的利用对象。

暑假工的遭遇不是简单的“自己不小心”,也不是“被骗还傻傻相信”的活该,而是一整套制度性的问题:招聘资讯不透明、企业对临时工的滥用、地方政府的默许,还有一堆早已成型的灰色收割链条。所以暑假工被欺骗和坑害的新闻年年有,但年年都没有好转的迹象。

一些有经验的年长工人提到,时间似乎倒退回2005年,那个时候工人交钱给中介才能找到工作。原本以为经济发展了,就业岗位多了,市场的天平逐渐正常,中介反过来奖励稳定工作的工人。但随着这两年劳动市场的再次崩坏,一切又重头来过。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学好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 曾经,在制造业这个领域中,许多基层劳动者都相信这句话。学习技术并不断精进它,是从纯体力劳动中翻身的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年老的技术工人却经常发现,在自己体力衰退、受伤后,赖以为生的技术不再受到工厂青睐,他们也更容易被取代或被抛出劳动市场。在传统工业中,技术知识的发展已经成熟了,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受到的待遇、劳动者们对技术的看法却时刻变化着。这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不是工人们的技能好坏,而是工厂本身的运作模式、管理与劳动控制方法。 本文作者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进入两家不同类型的金属工厂进行田野观察,试图用一手经验来分析围绕技术知识、工艺和劳动控制这些概念产生的问题。第一间工厂制造汽车结构配件(以下简称汽车零件厂),整体员工数约500人,属于中型规模工厂。另一间则是典型的小微型工厂(以下简称阀门厂),员工人数只有20多人,制造工业用阀门。 两间工厂的产品虽然不同,但都进行铁制品加工,都涉及裁剪、冲压、焊接、组装、钻孔等技术过程,在技术原理上可以说非常相近。但两间工厂内基层工人对技术的看法、劳动力被控制与监督的形式和原理、工厂内的权力运作逻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荔枝的侧写 在大小年与气候异常的双重作用下,今年荔枝大幅增产111.26%,价格却暴跌70%,部分产区每斤仅售1至2元。荔枝虽然甘甜诱人,却因极难保鲜、采摘成本高,往年很少作为茶饮新品出现。而在今年,借着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的文化加持和丰产的推波助澜,它成为了各大茶饮品牌争相追逐的新贵。但这场热潮背后,是市场机制对自然节律的扰动——荔枝的“大小年”本是荔枝和许多农产品固有的周期现象,但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被放大为歉收、高价时种树,丰产、价低时又砍树的循环陷阱,生产与分配早已脱离合理调节的轨道。 茶百道在荔枝新品的宣传文案中,煞有介事地强调“一杯奶茶里含有19颗荔枝”,试图说明产品的新鲜与诚意。可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传来的却是基层员工的吐槽: “又是剥、又是洗、又是煮,手套带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手都泡浮囊了。” “周末快乐,除了茶百道研发部。能干干,不能干换人,整天搞各种水果汁子。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剥八、九十斤荔枝,手都磨烂了,真把员工当日本人整呢,顾客催完骑手催……” “……明天是我入职的第七天。听说明天还要开始商战零元购。我已经不想去上班了。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上海在今年(2025)4月开始推行外卖快递骑手"交通安全码"(下称交安码)等系列措施,将骑手个体分级为"绿、黄、红”三色安全等级,并要求平台企业将该标识直接与骑手从业资格关联。观察社媒,不少人反映,此做法令人联想起新冠封控时期的"健康码",质疑措施必要性和具体成效。 不过,措施对一线骑手的影响,远不只一种一刀切管理的"创伤记忆"重现:以交安码为代表,上海近年推行一系列管理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措施,试图介入外卖快递平台的劳工管理模式,也在过程中达成了更深入的劳动控制。 数据上的交安情况改善,实际上并不来自解决源头问题,而是进一步压迫骑手群体的”恶果”,令一线骑手陷入失声、失权境地。 交安码,联合的制裁? 7月3日,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媒体说明了交安码的推行细则(1): 上海针对快递外卖骑手群体推出交安码制度。依托新建的数据系统,政府以绿黄红三色标识骑手安全等级,要求企业将骑手个人交安码颜色直接关联其从业资格,并以骑手交安码统计信息进行企业、站点的评定。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当你走进社交媒体才会理解自己的肤浅,因为整个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厌胜场”(来源) “诅咒”这个行为在当今世界,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离奇、荒诞,不禁认为是个从众的玩笑。然而根据近两年的社交媒体,诅咒领导的话题在白领工人升温迅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发生,它的形式经过大量工人参与和共鸣,演变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的思考,转型成为了对正义、报复、灾祸的祈求。 据了解,其中潮流起源于2024年,网友们发现奢华珠宝品牌Tiffany的中文谐音与“踢翻你”相似,认为买它的产品戴上,讨厌的领导或同事就会离职。 上周一我把戒指带到办公室,第三天就听说分管领导要辞职,分部门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天听说下月初就要分,而且我和讨厌的领导和同事去了两个部门。妈呀,这种许愿成功心想事成的感觉谁懂? @芋圆珍珠椰奶绿 2025.04.25 在Tiffany“克领导”的传言流行之后,网上也流传出更细致的经验,或是更加亲民、平价的选择,包括“手链和手镯威力最明显”,“正品克高素质领导,仿货克低素质领导”,“不能带钻,因为钻是buling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