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员工上厕所也被监控时间,MES系统究竟是什么?

车间员工上厕所也被监控时间,MES系统究竟是什么?

11月29日,一名MES系统的推广人员在广东某车间发布抖音视频,在操作系统平板时,他提到一位员工上厕所15分钟还没回来。“厂长是不是要叫这个员工喝茶?他为什么不叫另一个人过来顶位?”  后续,“工人上厕所也被监控”即时成为热议事件。随即多个短视频博主在抖音平台怒骂该系统,称其监控工人、工厂把工人当作牛马、奴隶。留言中,许多工人也表示了对此系统的愤怒,有人要求举报该系统生产商,也有人反问工厂:“五险一金足额缴纳了吗?加班费给了吗?”。

MES全称是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执行系统。为何这个系统引发众怒?它仅仅是对工人上厕所计时的系统吗?除此之外它还有什么功能?为何它突然成为讨论焦点?此外,也有工人指出自己所在的工厂在应用MES后效率出现了大幅下降而不是提升,这又是怎么回事?

揭开“数字化”的迷雾

如上述评论提到的,MES在某些车间的监控作用的确损害了工人的切身利益,上厕所时间和效益挂钩也是不假的事实。然而,监测员工上厕所只是MES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之一,并非全部。

在工厂,MES是用来连接“计划”与“执行”之间的工具。简单来说,它把管理层制定的生产计划转化成车间具体的工作任务,并指示每位工人该做什么、设备什么时候运转,实时追踪进度,记录每个步骤的完成时间,监控和跟踪工人、原料和设备的状态。当前国家政策鼓励制造业朝数字化方向(工业4.0)进行转型,短视频平台MES厂商模式化的宣传层出不穷,声称可以杜绝隐形浪费,并通过标工计件来提高效率,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工厂开始采用MES,期待实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

但MES真的可以提升大部分车间的效率吗?它又需要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

首先,MES声称可以简化指令的传达、让生产流程内部的沟通更顺畅。在数个MES生产厂家抖音账号中,他们着重强调之前车间需要有专门人员手动传达指令,现在工人可以直接通过平板接收。但指令的传达方式改变并不一定会提升效率,反而因为新系统的适应问题、系统故障等情况,容易产生更多沟通障碍。毕竟每个生产车间的具体环境有很大差异,一套系统真的能适应各种作业环境吗?中小型工厂的运作系统中通常各项数据采样并不完全,这也直接导致做工误差的发生。例如对于模具安装工人,MES的宣传中提到换模时间设定为30分钟,超时则会自行提醒相关管理人员,事实上对于不同工厂换模程序的差异,MES厂商或许一无所知,统一设置成半小时只是最偷懒的做法,遇到故障时换模常常需要1到2小时甚至更久,更何况模具也需要预热准备时间,这些和操作有关的细节都没有纳入MES的数据系统。不少购买MES系统的工厂并没有专职客服进行持续培训与追踪,因此又如何谈及实操中的具体优化呢?

其次,MES会实时监控每个工位的生产进度,使用介于按时和数量方式之间的“标工计件”进行调度。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人的时间被不断精确,MES厂商提到初期会布置给工人例如100分钟200件的任务,哪怕这些工人90分钟就可以做完,但多余的10分钟是提供给工人的弹性时间,半年后任务则会修改成90分钟200件,因此工人会有六个月来适应这个节奏,之后再根据这样的适应频率持续修改每个人的效能要求,不断精确到秒。然而,这样粗暴的提效方式是否会有尽头?事实上不少工人因此会在半年到一年内离职,新加入的工人则只能“继承”提效后的效能要求:这种号称高效能的“弹性”措施实则是对工人精力的无限压榨。

MES:本质是监控与榨取劳动力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看到MES更加真实的模样,它的普遍性并不体现在大幅提升工厂内的机器效率和工艺效率,也无法确保对流程有任何直接改进。事实上,对于MES的实时追踪的功能,它最大的用途就是让管理者可以直接监控每个工人的作业效能,即呼叫系统,被用来严格监控工人的每一个动作,包括休息时间,上厕所15分钟没有回来便遭到监控与处罚是它的离谱实践之一。更具体些,例如对于组件安装工人,在系统面板发起请求后工位会开始蓝灯闪烁,同时车间喇叭响起,电话和微信消息直接到工人手机,办公室看板可以看到已过去多少秒,如果8分钟工人未处理则会直接通知主管,30分钟未处理会通知到经理。MES同样还可以计算出某个工人的瑕疵率、平均处理时间等,这些数据最后都会成为对工人进行绩效扣除的“客观”证据。

但工人在工位上出现的效率下降、错误、休息,这些真的都是工人需要自行承担的“错误”吗?工作流程、材料供给、车间环境、职业健康等都是可能更容易导致此结果的因素,但MES并未记录这些问题,它终究是一套方便管理者监控和榨取劳动力的系统。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凭借廉价且高效的劳动力、较低的能源价格以及规模效应,吸引了全球投资者,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中心”。然而,多数工厂并未将重点放在提升生产工艺或产品质量上,而是倾向于通过压榨劳动力和削减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MES等全靠数据说话的系统或管理方法,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体现。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昆山黑中介收割暑假工:三场骗局

7月1日,是不少大学生正式放暑假的日子。 有的学生选择旅游放松,但也有不少人决定利用暑假打工赚取收入,贴补学费或个人开销。苏州昆山,因为电子产业密集、临时工需求大,成为了每年暑假学生工的聚集地。然而,除了工厂与打工者,这座城市的阴影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黑中介。 在中介与学生之间,暑假工越来越像是一种被剥削的“猎物”。被不断拖延进厂日期、被莫名其妙地收取各种费用、被诱导到外地、被安排恶劣住宿、被无薪试岗之后再被“劝退”。 滞留四日,求工无门 “Simply”是暑假工大军中的一员,她从家乡坐了15个小时硬座大巴来到昆山,希望从中介那边获得一份电子厂的工作。但截止7月2日,她已经滞留在昆山4天了。据她所说,原本中介表示7月1号就可以分配进厂,但1号又说2号安排。 于是,她只能从早上8点在路边坐到晚上5点,“凌乱的头发,疲惫的身体”,不但她没有得到进厂的安排,路边像她这样等待的学生还越来越多,个个神情焦虑,很多人和她一样,都还没找到厂。 滞留昆山,无厂可进,中介一拖再拖,而期间产生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Simply在昆山滞留期间净支出400多块钱。她仍未死心继续等待。 7月2号,中

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2025年6月4日,大象新闻曝光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使用智力障碍人员做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未发工资、无劳动保护。警方随即出警解救5人并控制涉事人员。目前5名工人已被安置在救助站,案件仍在侦办中。此后,在6月中后,又有河南开封和山西省吕梁的两家砖厂被曝出控制智力障碍者,强迫其劳动。此类事件如同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重演,暴露出残障人士劳动权益保障的严重缺失。 劳动现场:自动化的砖厂、没有保护的劳动环境 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其他建筑材料制造,页岩空心砖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制造砖块的砖厂,拍摄到的视频中,生产的成品是红砖。 红砖生产包括“烧制-冷却-包装”三个主要步骤。根据常见的自动化生产砖块工艺,在烧制之前,还需要经过原料处理和成型。原料处理是将粘土、页岩等原材料破碎、筛分、搅拌,成型是将原料在成型区通过模具的挤压或震动成型。在自动化生产工艺中,原料处理、成型、烧制等主要是机器完成,需要工人参与的主要是包装环节,搬运并打包成捆放在摆渡车上。 这家砖厂内有自动化的烧制砖块的流水线,传送带将灰色未烧制的砖块送入高温窑炉里,随后烧制完成的红色砖块从传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4月初,特朗普宣布加关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货品的关税一度来到了145%。这对中国的普通工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中以低端制造业尤为甚。即便关税的提高意味着外贸交易成本的提高。如果关税提高得不多,成本的提高没有超过利润,通常会由制造商单独消化,其利润空间则相应缩小;如果关税提高较大,有时由制造商单独消化,有时也由买家和制造商协商共同分担来消化。 本次145%的关税,使得很多行业的成本提高远远超过利润,买家和制造商无法承担。结果很多买家宁愿放弃定金,也不愿意再履约。相应的,很多制造商则一夜之间失去订单,这包括正在生产的、预计要生产的、已经生产出来在运输到买家目的地途中的,甚至是已经运到美国港口的。 博主财趣新视角最近采访了一个名为老张的、在深圳从事手机配件制造的老板。他原本以20%的定金,为美国客户生产了一批总额为3000万的手机配件。关税政策出台后,这批货突然成了烫手山芋,因为如果这批货初到美国,要交2000万的税费。 博主语言控小Z在广交会做了一系列采访,其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关税对其所在的行业的影响很大,很多客户直接放弃定金,叫停订单;还有不少厂商虽然暂时未受很大影响,但对订单的未来

谁来为正义出庭:高丙芳案与讨薪者的反被告时代

谁来为正义出庭:高丙芳案与讨薪者的反被告时代

2025年5月1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律师高丙芳被控虚假诉讼一案进入到二审庭审的第十三天。在2024年12月结束的一审中,法院判决高丙芳犯虚假诉讼罪,刑期四年。截至目前,高丙芳律师和辩护人与审判长关于庭审程序、举证质证等流程多次产生异议,无法达成一致,庭上争执不断。此案引起法学界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此案的起因源于被告人高丙芳律师在2019年代理的民事诉讼,是帮助农民工向总承包企业 — 泰安市粥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讨要所欠的工程款。在这起诉讼中,拖欠工程款的总承包企业欠款为265万余元,涉及到大约75名农民工。该案判决包工头陈负欠薪责任并要求偿还,同时建筑公司由于在工程分包过程中设计非法承包,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第12条,建筑公司负有清偿拖欠工资的连带责任。 在判决后,建筑公司向检察机关反映,后者对高律师及两名包工头提起关于讨薪案为“虚假诉讼”的公诉,理由包括:包工头已经垫钱给农民工支付了部分工资,欠薪的法律关系并不存在;包工头所提交的作为证据的工资发放表为事后制作,农民工签字时并不了解其意思。由此,建筑公司认为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