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的历险:低廉、受骗、不知去向的青春

暑假工的历险:低廉、受骗、不知去向的青春

 前言

 “做暑假工的时候才发现,我的青春只值9块钱一个小时。”这是学生们做过暑假工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感想。在当下,暑假工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在假期中的普遍选择。但每年随着大量学生进入到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围绕着暑假工的争议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虚假的招聘、低廉的工价、来自黑心中介克扣,以及岗位本身的劳累和高压——这些种种情况都在暑假工本身缺乏法律保障,和今年就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被更加放大。本文试图浅析今年暑假工的招工形式,展示学生们在网站上找工时面对着什么,以及他们在岗位上所遭遇的各类困境。最后我们认为,暑假工之于学生并不是一种去劳动化的另类鞭策,也不是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嫌弃体力劳动,增加对劳动者的分化。对于暑假工的关注应该回到对劳动者的一种整体性关注,因为暑假工的困境也是劳动者困境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消除目前社会舆论在工作与学习、蓝领与白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上造成的分化。

另有专篇访谈欢迎阅读:“我读的专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打过暑假工”


一、“今年已经招满了”

临近七月中旬,小D才离开大学校园放假回家。他今年决定不打暑假工了。在高中毕业后的这两年里,小D每个暑假都出去做工。他至今已经干过了许多不同的岗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门店到工厂,小D在暑假工方面已经算是颇有经验了。而当今年小D的三位同学来到自己的城市,却没能找到空缺的暑假工岗位时,小D把他们接济到了自己家。晚上,四个年轻人聚在小D的房间里,在手机上通过APP、群聊、电话一顿忙活着,再次尝试寻找看有没有哪里还在招暑假工。小D说道:“再找不到工作的话,没地方住,身上也没钱。难办咯。”

每年暑假,一场“暑期打工潮”都会席卷至社会的各个岗位。从外卖配送到快递物流,从餐饮服务到工厂流水线,到处都有暑假工的身影。相较于更短暂的寒假,暑假在时间上更加充裕,同时也衔接着毕业季——这不仅保证了有大量的高中生毕业生和大学生得以自由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对于用工方而言,往往也更愿意在暑假的时候招入学生,安排临时岗位。

然而相对于有限的岗位来说,突然涌入的数量庞大的学生暑假工们始终是过剩的。尤其是就业形势严峻、产能过剩危机加重的今年。无论是面临着工厂搬迁、订单下降的制造业,还是最近争议事件频发、员工待遇遭到质疑的服务业,在正式工和长期工都难以保证找到稳定的岗位的情况下,学生想要找到暑假工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尽管暑假工岗位的提供一般具有时效性,即在6月份开始,中介就会在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这一批岗位大多就提供给了高中毕业生。而等到7月初或者中旬高校学生放假再找工时,可以进入的岗位就很少了。但就岗位的总数和找工的难易程度而言,今年的情况对学生整体来说,的确更加不容易。

在广东(来源)、江苏(来源)、江浙沪等产业发达、劳动力需求相对更大的地区,频繁有劳务中介表示今年找工难,目前该地区的暑假工岗位已经饱和,提醒学生不要再出来找工作。

这段时间找工作有多难呢?网上看到一个本科生吐槽,被1200块钱的工作给拒绝了。包括现在很多这种学生打暑假工都是一样的,都是很不好找的。干餐饮的有很多不要,做电影院大多数也不要,就连进厂的都不要。反正找个暑假工都不容易,你们有多少学生工,现在找到工作了吗(来源)?
广东现在到处都不要暑假工。我一个干劳务的,我都找不到。要暑假工的厂,你们能找到才怪。前段时间我的表妹问我有没有要暑假工的厂,我都是叫她直接不要出来了。现在没有工厂能接受暑假工,你们出来肯定会滞留,找不到事情做。不光是广东,江浙沪也是一样的……暑假工是真的不缺人,你们不要再出来了,一定要听劝的。

而与此矛盾的,是今年出来找寻暑假工岗位的人数似乎相较往年更多。抖音上有大量学生在工厂门前滞留的视频(来源),有中介表示面试现场人数爆满(来源)。不仅是制造业的工厂涌入了过量的暑假工,也有做餐饮的店主说道,这是她见过暑假工最多的一年(来源)。

抖音上的中介提醒学生今年暑假工的岗位已经招满。
暑假工停止安排。无论你在广东什么地方被滞留,正在面临着什么,你们发的各种“求求你,救救我的”,都看到了,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现场已经爆满,目前正在竭尽全力帮助现场的人员安排工作!没来的就别来了,联系家人回家吧!
这是我有史以来见到最多最多的暑假工,我一天电话不下于20个,到店里面问的更不低于20个。然后我想在这里说一下,今天的大环境特别不好,不要说暑假工,就是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去找工作,找到合适的工作都很难。更别说就是学生们了。以前说实话就是像奶茶店,或者是像一些烧烤店都很忙,然后还能找到一些暑假工,还能干干。但是现在根本不可能。基本上大家都是在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的情况下,都不会轻易去换了。

大批过剩的暑假工所形成的短期的产业后备军,则给资方和中介一再压低工价提供了条件。今年暑假工的工价之低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劳动者的愤怒:部分地区的工厂从每小时10块降到了每小时9块、6块(来源)。工友说道,这种单价还不如去捡垃圾。甚至有做暑假工的学生在抖音上评论称,出现了4块每小时的工价。工厂负责招工的人在门口高喊着:“6块一个小时啊,全部都是6块啊。现在行情今年都不好做,全部都是6块。你们爱做不做。”——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在他们面前挤满的不知所措的暑假工们。

今年的暑假工就不要出来了,除非你家里确实困难,需要你自己赚学费、生活费的。因为能要学生的厂都很拉胯,工资是真的低,完全不把学生当人看的那种低(来源)。
招工负责人在工厂外告知学生们其今年6块钱一个小时的工价。

二、眼花缭乱的招聘

尽管如此,面对着很少有空缺的岗位和廉价到难以忍受的工价,似乎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学生出来找暑假工,部分人甚至需要离开家乡去往周边或者更远的城市,拖着行李箱去进厂。他们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这些招聘、招工信息的?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些什么?

通过采访和调查笔者了解到,暑假工招聘主要经由线上和线下两个途径。线下主要是服务业的门店如餐厅、超市、饮品店等会对外粘贴或布置招聘告示,学生若对岗位感兴趣往往只需要和店主进行询问沟通。对于制造业,线下也包括在校内或校外通过与中介的代理联系进厂。而线上则是各行业普遍都会采用的途径,主要依靠各种专门的招聘网站。这里主要介绍线上招聘。

以58同城为例。进入网站完成账号注册和简单的个人简历后,网站系统会自动检测你当前所浏览的地区、岗位等信息;这时就会有大量的中介、代理、外卖站长等招工负责人自动在聊天区发送消息,确认你是否有找工的意向,并提供一些岗位的基本信息。为了进一步交流,网站会提供双方交换微信的功能,双方在微信上便可以进行具体工作安排的咨询。部分中介和招工负责人会直接给你说明具体岗位的信息和要求;而其他中介可能会拉你进入一个招聘群,群聊里不定时地发放岗位招聘的信息,如果你有感兴趣的再和中介私聊。

招聘网站上罗列的暑假工岗位;右下角是浏览这些岗位时,中介会同时给你发消息私聊,询问你是否有找工意向。
招聘网站上,中介通过私聊窗口发送岗位信息。

尽管整个线上找工的过程比较快捷方便,但是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数量之多、待遇之高,与前文所搜集的情况似乎有所矛盾。其具体的招聘信息与现实相对比,也实在令人会产生疑惑。如普工的岗位,不少招聘都会表示该岗位是长白班坐班、厂区直招不额外收费、零元入职、宿舍是6人间并提供空调和热水、工资周结或月结并保证人走账清等等。且这些普工岗位的平均薪资在都在6000-7000左右,外卖员的话往往则是更高,均鼓励多劳多得。然而网上劳动者的反映则与这些 “令人心动”的招聘信息恰恰相反,甚至是精准地反驳了这些招聘上所承诺的每一个点:

如果有人跟你说,一个月可以赚四五千,但是绝对没有的。他们吹嘘的长白班坐班,包吃包住,做事轻松自由;而且空调车间,空调宿舍,听起来无可挑剔。但其实很多厂住宿条件一般,那工作餐肯定没有家里的好吃。如果你真的想趁暑假工赚点生活费,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工资大概就是三千多,住宿和工作条件也是一般(来源)。
奉劝不要再出来打暑假工了,12块钱一个小时,21人间宿舍。大部分的厂都有cnc,不要听这个中介、那个中介说去哪个厂待遇怎么怎么的。都是假的。先把你骗去,再看哪个厂要人直接塞进去(来源)。

【注:CNC,也叫做操机台,通常用于雕刻金属,比如电脑、键盘、手机、金属外壳等。运作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工作时需佩戴耳塞。机台在雕刻物件的时候会一直喷冷却油,还会产生大量铁屑。所以CNC是一个又脏又刺耳的岗位。且往往一个人要操作好几台机器,都是站着作业,很少有空闲休息时间,每天下班回家还必须洗澡(来源)。】

招聘网站上,待遇和福利高得惊人的某普工岗位。

对于对社会认识不深且求职心切的学生们,很容易相信虚假的招聘信息。而一些被诱骗至外地的学生由于人生地不熟,且没有返程路费,就只好听从中介另外的安排,往往就只能以低价稀里糊涂地进了其他厂;否则就只能在当地滞留。

近日,广东东莞,网曝暑假工时新低至6元。黑中介通过高薪诱饵骗暑假工进厂,赚取人头费。知情中介表示,黑中介先以高薪为诱饵吸引大量暑假工,再谎称原高薪厂已招满,需转至其他工厂,工资低至6到9元不等,许多暑假工因无返程路费,最终只能低薪进厂(来源)。
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再来广东打暑假工了,根本没有厂要人,大批量学生工滞留都是被中介忽悠过来的,今年太难了(来源)。
中介朋友圈里招聘专职外卖员的海报。

三、在工作中被骗、过度劳累与没有保障

被虚假招聘信息骗来上岗,对于暑假工而言还仅仅只是开始。在正式上岗工作之前,一些黑心中介会以各种名目额外收取费用——交通费、体检费、被子费、服装费、人头费、培训费……某些中介甚至是纯粹为了骗取这些高额费用,之后根本不会给学生安排工作。

来了以后中介先骗你们,买被子,交车费,做高价的体检费。最好笑的是,一个男孩子,还要让别人做B超,这个时候他已经赚了你几百了,接下来就不管你了。然后你喜提广东五日游,然后再灰溜溜的回家了。这就是现在暑假工的真实情况(来源)。
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暑假工被骗到惠州。中介骗取每人150元进厂的人头费以后,神秘消失不见,剩下一脸无辜的学生们无助地站在太阳底下。黑中介无良知(来源)。

这些费用的金额总计是惊人的,有人在抖音上这样计算道:

送500个学生工进厂,每人赚多少钱?工厂给个21块,那给学生的话,一般发个16、7块。一个人一小时赚5块,干个10个小时的话就能赚50。那500个人的话也就一天赚个25000。按照一个月26天来算,那就是65万。三个月,就是195万,不到200万。不满七天的话,没有工资,对吧?不满45天,再扣个2000块。反正来的时候,我就跟你会签合同;反正这个合同,你也看不太明白;反正就是扣。核心,就是扣。但是这个确实比较麻烦,那怎么办?那就来了500个人,一人买一条被子,一条被子200块。500个人的话就是10万块,这样的话就是205万了。差不多了,一个暑假就搞定了(来源)。

这仅仅是抽象的举例。在现实中,大型劳务中介企业其涉及的范围之广泛,往下通常有多达三、四层的代理(来源)。一线代理分布在校园、厂区、网站、群聊里,他们一般拿着按人头费算的代理费,并负责将学生送到上一层代理。上层代理则可能负责将人送入厂区,其中除了代理费还可能包括和负责运输的个体户串通,从而从车费中赚取差额。而在厂区的代理又会收取服装费、培训费等等。

各地的学生被中介收取人头费并骗至惠州后不知所措。

所有大量的这些费用,却都是从暑假工的工资中克扣的。本就相对低廉却同样“管用”的大量暑假工,使资方得以压低用工成本,赚取超额利润。然而资方通常并不会从自己的利润中让出一部分来作为劳务中介的佣金,中介于是在资方和市场的纵容下肆意从暑假工工资中、或者自行巧立的其他名目中抽成。因此,无论是资方还是劳务中介,都把暑假招暑假工当作了收割学生的好时节。工友感叹道:“现在招工的,一体检、二办证、三培训、四工装、五实习。收完费后工作不合理你自己就走了,然后换下一拨。有的单位一直招,年年招。”这也或许解释了为何暑假工岗位稀缺的情况下,中介招工却如此频繁。

当学生们终于进厂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在学校不曾经历过的劳动高压。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管理者的监督和训斥、难以忍受的工作环境,服务业则还要面对来自顾客的压力——这些种种都在低廉的工价和漫长的工时中,随着燥热的夏日被无限放大。一位送外卖的暑假工感叹道:

今年暑假工真的异常难找。找不到就装长期,开始跑外卖。跑12、3个小时几乎不停,顶着38度的天气,白天一直跑。续跑了几个爬楼单,已经感觉要中暑。好像做什么都会后悔,打工嫌累,在家无聊,其实真的以后要打的工多着呢,没必要想着暑假这一两个月,在家安心地玩吧(来源)。

而暑假工面临的困境,也正和所有劳动者所面临困境一样,只不过他们在法律上得到的形式上的保障则相对更少。由于暑假工与用工方在法律上只构成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也无法签订劳动合同,现实中往往连书面的劳务合同也没有提供签订;加上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所以暑假工在发生劳资冲突时几乎没有任何有效保障。当他们遭遇克扣(来源)、拖欠(来源)、拒付(来源)工资,甚至因为缺乏事先培训和相关保障而在岗位上受伤致残(来源)时,暑假工想要维权都极其困难,大部分都只好不了了之。

学生做暑假工后在社媒上表示工作强度高、难以承受。

 

四、成为暑假工是为了逃离暑假工?

可是无论如何,每年暑假都有大量在岗的暑假工和正焦急地找寻岗位的学生们。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的学历,而当谈起自己做暑假工的目的时也各不相同(来源):

打暑假工不是为了家里,是为了自己多点零花钱花。

我打工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给自己买自己想要的,不想再去花父母的钱。

都是缺钱的才打暑假工,有钱早旅游去了。

有人打暑假工是为了买自己想要的,而我只是为了凑齐那该死的学费。

学生外出做暑假工的动机一方面主要是出于家庭经济情况必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有出于自身额外消费的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对于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均是劳动者的那些学生,往往都会通过打暑假工来赚取学费或者生活费,因此他们可能每年暑假都会选择出来打工。同时由于教育分层明显,这些学生大部分日后也会进入蓝领岗位,暑假工对于他们则几乎是一种未来的预演。而家庭经济条件更好的学生,他们通常学历层次更高,有更多与丰富履历和晋升相关的任务,如实习、考证、考研等。暑假工更像是他们临时性的一种选择,他们日后的道路也许是进入企业,成为白领。

这种本身就不太明显的源于经济的分化,在劳动者话语被掩盖和社会优绩主义盛行的语境下,逐渐使得学生们“打暑假工”的经历强化了一种对立。这种对立试图分化工作与上学、蓝领与白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这也形成了家长和学生,乃至社会对暑假工的意义的一种共识——即暑假工使得学生体会到工作/体力劳动/做蓝领的辛苦,等到暑假结束回到校园,他们应当更加认真地上学念书,从而尽可能地远离这类劳苦。学生们也都这样感叹道(来源):

庆幸我还可以回学校继续读书,不用留在这里呆一辈子。在这里我的青春只值10块钱一小时。
目前我进厂打暑假工就是这个状态,真的就是精神和身体双重折磨。里面生活枯燥无味,第一次体验到绝望的感觉。我真的觉得就是很庆幸我还可以回去继续读书,想把书往死里读。
我回不去了,我也很后悔没有好好读书。初二就出来打工,到现在的身无分文。我很记得当初我妈让我回去上学,我说我要出去打工赚钱。我妈指着我鼻子说你会后悔的,到时候别哭。到至今我都不敢当着我妈面说起上学这件事。我是真的真的特别后悔。
打过暑假工后,学生表示幸好不用一辈子留在工厂。

甚至再进一步,这种观念的对立造成了学生一定程度上对体力劳动厌恶,以及对因未接受过更高等的教育,而将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同龄劳动者的鄙视:

高中毕业去广东打暑假工,姑姑是厂里的人事,让我不要说我是来做暑假工的,我就老老实实地干活,该加班就加班。我在马达厂的流水线,每天站着上班,我很累腿都站肿了,但是我没有任何抱怨。我们的工衣是马甲,我里面总共就带了4套衣服换着穿,被好几个女的嘲笑穷酸,我从来不理她们。2个月后我带走了7330块,买了手提电脑,买了衣服,还去了最想去的海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开学我来到了大学上课,而那些嘲笑我的女的,却依然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干着活。
我昨天就是被厂里的小太妹欺负,但是后面我又想,我下下个星期就结束我的打工生活继续去大学读书,然后就想着不用理她们就会开心一点。

然而无论白领、蓝领,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最终都同样是劳动者,最终都同样承受着体系性的剥削与压迫——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神话被打倒、内卷价值观的碰壁、经济泡沫破灭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劳动者的整体性,看到作为根本矛盾的劳资矛盾。也许在将来,打暑假工将不再仅仅是一种学生的收入手段和学习催化剂,打暑假工将不再使学生与劳动者对立起来;它却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参与劳动从而抛弃幻想,并为学生和工人连接起来提供一种重要网络,最后使得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抗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极越突然暴雷给员工权益带来的损害,在极越员工的团结一致抗争之下,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不应该结束。前几期,有料就极越员工抗争行动本身做了详细的梳理,展示了员工的力量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类似行动可以提升之处。 这篇快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极越闪崩的资本运作基因。目前网络上关于极越闪崩的原因众说纷纭,加上事件本身涉及商业秘密,想要搞清楚时间前后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篇快评的目的并不是就极越的资本运作基因给出严密的分析,而是提供一个新的反思的视角。至于更严密的分析,恐怕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材料搜集和严密分析。 极越闪崩爆发于2024年年末。12月11日下午,极越CEO 突然然发布内部信并召开全员视频会议,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行“二次创业”。 公司当晚发布公告称,正积极推进融资,售后维保和新车交付环节仍将正常运行。但多位员工透露,公司所有业务已陷入停滞,多个团队“就地解散”,所有门店暂停营业;员工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12月开始的薪资无法发放,且公司仅计划保留极少数员工维持基本业务。不少员工对这一消息表示惊讶,公司数天前才有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前言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量少而品佳,因此极其珍贵,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与之相对的,是采茶女工似乎只能抢着在大锅里捞白水挂面当作午饭,夜晚和几十个女工友睡在铁皮棚房里的大通铺上。近期采茶女工的待遇问题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试图说明:为了获得额外收入而离开农村的采茶女工,的确可能面临极其恶劣的待遇问题,而这种营养不良和休息不足又会影响每天的劳作。但同时,提供给女工的待遇资本与不同的土地规模和劳动组织方式有关。相较于个体茶农,大型茶企和农户为了竞争更倾向于通过中介提高对女工的剥削程度。而茶叶产业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导致的利润不均,则巩固了这种剥削模式,也使得小农式的茶叶生产难以得到改变。最后,需要澄清的是采茶并不天然和妇女绑定,女工们仍面临着传统分工、城乡对立、家务劳动、资本压迫等诸多结构性问题,而她们在茶园中形成的集体生活则是一种宝贵的反抗经验。 一、吃挂面、睡大通铺与摘茶叶 当小Q在网上看到关于记录采茶女工们极差的住宿和伙食的视频时,她想起几天前自己的母亲也去了南方的茶园摘茶叶,立刻给妈妈打去了视频通话。母亲在之前的电话里曾说,自己这边情况很好,吃住不愁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编按:重工业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庞大的钢铁巨兽,所有人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但真实世界中的重工业工厂是什么样子?这篇读者投书着重的不是工人们的辛酸,而是现场的劳动、制造与监督过程:风雨不断的厂房、高空的焊接作业、工人们在控制与自由之间游走的微妙状态。这篇文章描述了工人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寻找喘息空间,也呈现了焊工与管理者之间复杂的互动与权力平衡。 注:出于安全考虑,虽然这篇工厂随笔涉及的经验和想法都是真实的,但工厂具体所在地点、产品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我试图在不影响文章内容有效性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暴露工厂所在地点。 一、工厂背景:海港边的重工业 工厂位于一处大型海港。工厂所在地本身也是填海造陆而成的新生地。建在这种特殊地点的原因与土地价格较无关,而是因为这间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大型钢铁结构,主要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基础设施。位于海港,对工厂运输产品来说是优势,但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却有诸多不便。冬季的海边风大、雨多,附近城市感受到的普通降雨,在此处可能会导致大量降水灌入工厂,甚至让工作无法继续。因为工厂本身生产大型钢铁结构,这些产品的长宽高都以数十米为基础起跳。这意味着工厂内也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自动驾驶一直是国内外车企投资研究的方向,而随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自动驾驶的技术的成熟、产品落地和推广似乎已经是势在必行。2024年7月,百度公司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试运行,其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科技进步永远是光鲜亮丽的话题,但它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却复杂得多。在这次事件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以下统称司机)这些一线劳动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的影响,是社会都迫在眉睫需要认真思考、讨论的问题。 司机行业是便利于大众的服务业,也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最基本一环。但是每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和不稳定的收入,使得司机们普遍要承受很高的身体和经济的压力。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司机行业的回报更是不见好转。社交媒体上从业多年的出租车老司机,和在其他岗位发展不顺被迫转行的网约车司机,面对新一轮来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冲击,他们在面对采访时,分享了行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生计的担忧和无奈。 收入下调?从疫情以后就开始了啊,网约车对我们冲击也相当大,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谷底了。你现在哪怕上一万台无人驾驶跟我们没意义,因为我们已经没饭吃的。 (问:出租车司机能去当安全员吗?)那我就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