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专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打过暑假工”【暑假工访谈】

“我读的专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打过暑假工”【暑假工访谈】

前言

每年暑假时节都有大量的学生涌入劳动力市场,成为暑假工。对于暑假工的讨论,社会的关注主要都聚焦在“勤工俭学”式的实践体验上,希望暑假工的经历能给学生带来对现实的认知,并化作日后努力学习的动力。而学生群体本身的关注点也大多受社会舆论的影响,主要谈论的是对于做工的一些个人化的体验。但是暑假工本身和其他所有劳动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且在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当前社会的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情况、青年就业、劳资矛盾等等一系列体系性的问题。本次有料编辑邀请到的受访者,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暑假工经历的学生(后文化名小西),目前正在专科念书,其自身通过做暑假工后对社会劳资冲突也有了自己反思。我们希望通过他的亲身叙述,能提供关于暑假工的一线信息,以及一种更严肃的、更基于劳动者的视角。

基于采访内容和其他资料的暑假工深度分析:暑假工的历险:低廉、受骗、不知去向的青春


采访正文

有料编辑:你干过哪些暑假工岗位?

小西:外卖、打螺丝、便利店店员、快递分拣。

 

有料编辑:你这些岗位都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的?

小西:自己网上找那种兼职招聘网站,然后网站上有专门的中介招工。比如boss直聘上,上面虽然说是“老板”,但大部分都是中介。你加了中介的微信之后,一般就会拉你进一个群,群里面就会发岗位的招聘信息,你看到合适自己的就给中介发消息,中介会给你安排,之后直接去岗位那边报到就行了。像便利店这种门店里面的岗位一般是自己去店里面问,或者外面有贴的告示,上面有电话。送外卖我是自己租的车,在软件上面跑。我没有去那种专职送外卖的,那种要买衣服。我是自己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不送。

 

有料编辑:像快递分拣这样的工作,去岗位报到有什么流程吗?

小西:直接上班呗。直接告诉你该干什么,就可以开始干了。不要身份证、体检、证明之类的。本来这个岗位也是只需要做七天,是临时的——但我干了一天就跑了。太累了。一直站着,不能休息,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坐一个小时,吃完饭又继续站。从早八干到晚五,但因为我家离分拣的地方有一定路程,早上就要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了就开始干,一分钟休息都没有,除了吃饭和上厕所;饭也特别难吃。我最后拿了180块。本来是不打算给我的,因为招的时候要求是干三天的临时工,我只干了一天。但太远也太累了。我想到这么早起床,然后不休息干一整天,最后还要赶同样的路回去;受不了就走了。

 

有料编辑:便利店的工作怎么样?

小西:本来当时店长说的哪里缺人去哪里,但后来没有缺人,我就长期在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我都上的夜班,因为夜班工资高一点。夜班15块一个小时,白班12块。晚上10点上到第二天8点。夜班的工作要累一些,夜班要煮东西、炸东西,然后要下货上货,不新鲜的要扔掉,新到的要上架。像包子、关东煮这些食物都是夜班的人要提前制作好的,等第二天白班的人来卖。排班都是老板根据客流量来排的,当时我一个星期只上了4、5天,一个月就只拿了2000多块钱。如果我要休息的话,店长就会安排别人来顶我;同样我也可能会去其他地方临时顶别人。很多店的人都是可以调动的,通常一个店长管很多家店。在便利店上夜班要求也不是那么轻松。比如我不能坐,店长第二天会查监控。当时有另一个新来的和我一起上夜班,他不怎么做事,我看他第一天上班也不好提醒他,我自己本来也干得完手上的工作。结果第二天店长白班的时候来监督进货,顺便查监控,他就问我为什么不去说他。后来那个人就走了。

 

有料编辑:送外卖呢?

小西:送外卖就是自己送。但是比如你租车送的话,租车一个月是600块,电池是200块,还要买头盔等等,差不多就有900块的本金了;你肯定就要尽量多跑才能多赚钱。我当时是两个平台一起跑。每天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跑150块钱再回家,一单4块钱左右,就是跑30、40单。一般都是只有在饭点跑。早饭跑的人不多。中午就要从10点开始跑,大概跑到下午3点,就没有单子了。因为太热了,我就回去休息到6点,再出来跑到9点;然后又可以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到12点再出来跑,跑夜宵那段时间。这个时候一方面是凉快一些,另一方面是跑的人少一些。大概就是跑这三个时间段,如果你少一段或者跑得没那么勤,可能一天就少赚30块钱。我当时只休了两天,除掉本金跑了大概3800块。但现在的话,跑外卖的人越来越多了;当时单子就很少了,现在可能更少。送外卖的都比较拼命;很多学生出来兼职,也没有驾驶证。交警也一般不会管。上次我碰见交警,他问我有没有证,我说没有,他就让我还是应该去考一个证,也没多说什么。可能他也知道这种暑假工跑外卖的太多了。

 

有料编辑:如果要专职跑外卖是什么样的?

小西:那就要买衣服,然后每天要去指定的站点打卡。你到了某个区域,就去每个区域对应的站点打卡,站点就会给你派单子,你送完之后再去下一个站点。这个一般就赚得多一些,相当于上班了,每天必须跑满多少小时,必须穿衣服,戴头盔,要听站长的安排。我觉得自己跑的话灵活一些,当然长期做外卖的话肯定是进站好一些。这种有底薪,然后站长会统计你跑的单子数量、距离之类的,再给你算钱。

 

有料编辑:专职相较于自己租车跑,是否有更多保障?

小西:要看你签了些什么呗。暑假工的话,我想可能差别不大。暑假工反正什么合同也不签,保险什么的也不给你买。我做这些工作反正什么都没签过。暑假工只做一个月、两个月,没有人给你签什么合同。都是口头上约定。只有便利店的岗位我还象征性地去面试了一下。暑假工就是过去就直接上岗,只要最后给你按时发工资的话那都还好。暑假工都没什么保障。

 

有料编辑:进厂打螺丝的工作呢?

小西:打螺丝就是一天150块,加班另算,暑假工和正式工一样,朝八晚五。我进的厂很小,只有十几个人,平时人都是招满了的,招暑假工只是做一下杂活。那些要用切割器、高危机器做的工作我们都做不了,需要考钳工证之类的。正式工做这些杂活太浪费了,所以就招暑假工来做。那个厂小,也不包吃包住,需要自己带饭。大厂一般才有宿舍、食堂。但现在这种天气我那个厂都有高温假,不会开工的。厂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风扇,这种天气开工的话肯定人会热出问题。我当时和另外一个暑假工在厂里,那个人干了一上午受不了就走了。

 

有料编辑:进厂的工作是你干过的这些岗位里最累的吗?

小西:我觉得快递分拣最累,比打螺丝累。大家可能会觉得打螺丝累一些,但快递分拣是真的根本不能休息;打螺丝至少还可以中途休息,喝一下水。快递分拣干一天休三天,不是说着玩的——网上都这么说。哪怕快递分拣工资高,一般是250、280块一天。从来没有一个工作让我干一天就受不了的;其他工作我都能坚持下来,但快递分拣确实干不了。抖音上都在说什么,“快递分拣碰不得”,“干一周瘦十多斤”,“手机满电进去、满电出来”。意思就是快递分拣强度大,没有休息只能一直干。

 

有料编辑:你工作的过程中和其他暑假工有接触吗?

小西:都是分配好了的,让老员工带你,或者就是管理的。人家做什么你就必须跟着做,别人做多快就要跟上。都是按这个方法。不会把全部暑假工安排到一条线上。老员工做工快,就会逼着你也越来越快。跟不上节奏的话就要你精神一直紧绷着,不能停。反正快递分拣就是这样。

 

有料编辑:一般招暑假工对正式工有影响吗?

小西:不太清楚。但是比如一个厂有10个人,5个正式工和5个暑假工能维持正常运行。假期一结束,暑假工走了,工厂就不能正常运行了,因为短时间招不到这么多人。所以一般都不要暑假工。正式工对暑假工也无所谓。但出来找暑假工的人还是很多。我读的专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打过暑假工,干过一、两种不同的职业。一般6月份那些网站和微信群就开始发大量招聘信息,有很多岗位;到7月份或者更晚岗位就很少了。

 

有料编辑:你们为什么想要出来做暑假工?

小西:大部分人就是赚点学费、生活费,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可能补贴家用。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读专科的或者差一点本科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会主动出来做暑假工。至少比例应该比211、985大学的多。他们好像一般是考什么证、学技能、进企业实习,或者就继续有生活费拿。我们是体力劳动做得多。我只能说可能还是和家庭的经济情况有关。因为大部分读专科的学生父母也是做这些岗位的,子女做这些工作好像就很正常——更别说我们以后估计也就是这条路:进厂,做各种体力劳动。我自己是无所谓的,我觉得当劳动者没有什么不好。我也算做了这么些岗位,了解了一点社会,现在自己最看得起的就是劳动者、工人阶级。虽然好像社会上普遍有一种“瞧不起”或者“不应该”的态度。之前辅导员来找我谈话,我就说我大概知道自己以后也是当工人;但她就说我还应该往上爬,怎么怎么样。我反问,难道你瞧不起工人阶级吗?她不好说什么。但无论我自己怎么想,这个东西确实越来越有点“世袭”的样子,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改变。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学好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 曾经,在制造业这个领域中,许多基层劳动者都相信这句话。学习技术并不断精进它,是从纯体力劳动中翻身的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年老的技术工人却经常发现,在自己体力衰退、受伤后,赖以为生的技术不再受到工厂青睐,他们也更容易被取代或被抛出劳动市场。在传统工业中,技术知识的发展已经成熟了,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受到的待遇、劳动者们对技术的看法却时刻变化着。这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不是工人们的技能好坏,而是工厂本身的运作模式、管理与劳动控制方法。 本文作者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进入两家不同类型的金属工厂进行田野观察,试图用一手经验来分析围绕技术知识、工艺和劳动控制这些概念产生的问题。第一间工厂制造汽车结构配件(以下简称汽车零件厂),整体员工数约500人,属于中型规模工厂。另一间则是典型的小微型工厂(以下简称阀门厂),员工人数只有20多人,制造工业用阀门。 两间工厂的产品虽然不同,但都进行铁制品加工,都涉及裁剪、冲压、焊接、组装、钻孔等技术过程,在技术原理上可以说非常相近。但两间工厂内基层工人对技术的看法、劳动力被控制与监督的形式和原理、工厂内的权力运作逻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荔枝的侧写 在大小年与气候异常的双重作用下,今年荔枝大幅增产111.26%,价格却暴跌70%,部分产区每斤仅售1至2元。荔枝虽然甘甜诱人,却因极难保鲜、采摘成本高,往年很少作为茶饮新品出现。而在今年,借着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的文化加持和丰产的推波助澜,它成为了各大茶饮品牌争相追逐的新贵。但这场热潮背后,是市场机制对自然节律的扰动——荔枝的“大小年”本是荔枝和许多农产品固有的周期现象,但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被放大为歉收、高价时种树,丰产、价低时又砍树的循环陷阱,生产与分配早已脱离合理调节的轨道。 茶百道在荔枝新品的宣传文案中,煞有介事地强调“一杯奶茶里含有19颗荔枝”,试图说明产品的新鲜与诚意。可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传来的却是基层员工的吐槽: “又是剥、又是洗、又是煮,手套带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手都泡浮囊了。” “周末快乐,除了茶百道研发部。能干干,不能干换人,整天搞各种水果汁子。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剥八、九十斤荔枝,手都磨烂了,真把员工当日本人整呢,顾客催完骑手催……” “……明天是我入职的第七天。听说明天还要开始商战零元购。我已经不想去上班了。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上海在今年(2025)4月开始推行外卖快递骑手"交通安全码"(下称交安码)等系列措施,将骑手个体分级为"绿、黄、红”三色安全等级,并要求平台企业将该标识直接与骑手从业资格关联。观察社媒,不少人反映,此做法令人联想起新冠封控时期的"健康码",质疑措施必要性和具体成效。 不过,措施对一线骑手的影响,远不只一种一刀切管理的"创伤记忆"重现:以交安码为代表,上海近年推行一系列管理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措施,试图介入外卖快递平台的劳工管理模式,也在过程中达成了更深入的劳动控制。 数据上的交安情况改善,实际上并不来自解决源头问题,而是进一步压迫骑手群体的”恶果”,令一线骑手陷入失声、失权境地。 交安码,联合的制裁? 7月3日,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媒体说明了交安码的推行细则(1): 上海针对快递外卖骑手群体推出交安码制度。依托新建的数据系统,政府以绿黄红三色标识骑手安全等级,要求企业将骑手个人交安码颜色直接关联其从业资格,并以骑手交安码统计信息进行企业、站点的评定。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当你走进社交媒体才会理解自己的肤浅,因为整个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厌胜场”(来源) “诅咒”这个行为在当今世界,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离奇、荒诞,不禁认为是个从众的玩笑。然而根据近两年的社交媒体,诅咒领导的话题在白领工人升温迅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发生,它的形式经过大量工人参与和共鸣,演变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的思考,转型成为了对正义、报复、灾祸的祈求。 据了解,其中潮流起源于2024年,网友们发现奢华珠宝品牌Tiffany的中文谐音与“踢翻你”相似,认为买它的产品戴上,讨厌的领导或同事就会离职。 上周一我把戒指带到办公室,第三天就听说分管领导要辞职,分部门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天听说下月初就要分,而且我和讨厌的领导和同事去了两个部门。妈呀,这种许愿成功心想事成的感觉谁懂? @芋圆珍珠椰奶绿 2025.04.25 在Tiffany“克领导”的传言流行之后,网上也流传出更细致的经验,或是更加亲民、平价的选择,包括“手链和手镯威力最明显”,“正品克高素质领导,仿货克低素质领导”,“不能带钻,因为钻是buling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