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工人罢工抗议裁员

TCL中环工人罢工抗议裁员

10月16日起,天津、江苏宜兴的TCL中环员工爆发大规模罢工,以抗议工厂变相裁员,要求企业给予N+1的补偿。10月17-18日,两千余名工人在天津工厂门口、区政府部门等地聚集;宜兴工厂数千工人罢工,引起警方介入,多名维权工人被拘留。(来源)10月20日,多位天津罢工现场的工人称,已与工厂达成协议,工厂给予被裁员的工人N+1赔偿。

宜兴罢工现场,警方手持盾牌围挡住罢工工人

8月,TCL中环在天津、内蒙、江苏宜兴、宁夏等地的工厂开始进行大规模裁员,首当其冲的是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仅入职一个多月就面临失业。8月27日,宁夏工厂员工群一夜之间被解散,有90%的工人得不到工作安排,他们被告知要么离职要么停产待岗。选择被“离职”的员工仅能拿到一个月的工资补偿。工人如果选择待岗也只能拿底薪。一名宁夏工人讲述道:

“晚上全部打电话(要求)明天不用去面谈了,安排12天轮休。我估计是一直安排休息不排班,逼着自己离职。这样还不用赔偿了。”  
被裁员工的视频截图

因为底薪仅有最低工资,超长的加班时长下的加班费是TCL中环工人主要收入来源。工人描述在中环工作“8个月瘦了30多斤”,每天工作13小时更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加班,许多工人仅能领取1980元的底薪。然而,中环似乎对八月的裁员仍“不满意”,之后不久停发加班工资、对工人随意罚款,九月仅工作三天,有江苏宜兴的工人说自己工资扣除各项费用、罚款后到手的只剩8元。工人说起罢工原因时解释到:

“这个公司没有充分的理由和滥用权力(随便扣钱罚钱),不让员工上班”
“上班开最低保障,赔偿不愿给,工资也不愿给” 

正是如此变相裁员、克扣工资的行为引发了多地工人的罢工。

TCL中环主要生产单晶硅片、光伏电池,涉及半导体和光伏产业。2023年之前,光伏行业已面临产能过剩和出口限制问题,尽管连续亏损,但在政府扶持下继续扩张。2023年,政府收紧光伏行业的扶持,基隆、晶澳等大企业降薪裁员,部分企业的裁员比例高达15%-30%。其中基隆裁员1万人,大部分是刚入职的毕业生,同时该公司还加重对员工的管理和罚款。(来源

TCL中环的罢工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产业链在经济动荡下的深层矛盾。在政府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动荡的夹缝中,工人不仅被剥夺了基本的生存权,还被迫为微薄的权益不断抗争。这场罢工的结局也许只是暂时的胜利,未来更多类似的抗争或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参考:https://www.laborfact.com/recruit/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打工日记·07|绝对的不公:日常工作中的语言暴力

打工日记·07|绝对的不公:日常工作中的语言暴力

劳动者们在工作中被领导辱骂非常普遍,他们反击时却常被打击报复,或是直接被开除,或是在后续工作中被故意刁难。而当劳动者因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途径来维权,只能忍无可忍骂领导时,处分则很快就会降临。 不少企业的《员工手册》都有关于辱骂、人身攻击的惩罚规定。例如某妇产医院有限公司安某,因未享受哺乳假待遇与院长争执时辱骂领导被开除(来源),依据是《员工手册》中“侮辱领导者可解雇并不予补偿”。《员工手册》合法的前提之一是,必须通过公司民主程序和公示。但在这个过程中员工有多少话语权不得而知,那么这份章程的“民主程度”显然需要怀疑。在另一件判例中(来源),员工也因辱骂领导被开除,尽管是其领导先无视员工的合理质询并出言挑衅,然而公司不对违反规定的领导进行处置,只开除该员工,员工申请法院仲裁后终获得赔偿。 偶尔能通过仲裁得到正义的员工在无数被单方面侮辱的案例中是极少数。更普遍的现实是,工厂里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工人,工人和管理层的不平等更甚。语言暴力是普遍的控制手段,公平对待和制度的支持援助无从谈起。这些小领导们也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工人骂回去时有可能会被惩罚。在这种环境

在烟与光中熔掉的寿命:劳保用品、职业病与焊工

在烟与光中熔掉的寿命:劳保用品、职业病与焊工

“有一点小灰尘啥的,不要紧,习惯了就好了。”抖音博主“@高某人(带你远离职业病)”的一期视频(来源)中,一位51岁的电焊工老师傅面对着递来的劳保标准手套和防尘面罩,面露踌躇。显然,他并不完全了解劳动保障用品在焊接工作中的重要性,而此外他也坦言,“自己买的话……肯定舍不得,为了给孩子们省点钱嘛。” 对话中缺席的是雇佣方:为什么电焊工人在进行焊接工作时仅仅佩戴极不符合标准、防护效果极低的一次性口罩和棉手套?同时,为什么应当由企业提供的劳保用品有时需要工人自行购买?在职业病高发的电焊行业,焊工长期暴露在高温、强光、金属粉尘和有毒气体之下,患上尘肺病、白内障甚至癌症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工人们却普遍使用着劣质、廉价的劳保用品。面罩、手套等劳保用品应该由企业承担,并按照标准提供,但在现实中却往往由劳动者自己承担。所谓“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等说辞远不能解释雇佣方在这一场景下的隐身。包括劳保用品的提供与分发、相关科普性培训、以及第三方监管的缺位,这些环节的残缺都源于其降本逐利的剥削逻辑和对劳动保护这一概念的系统性忽视。 一、劣质、廉价、消失的劳保用品 面罩和防护口罩 焊接工作中往往会产生高温、

在闪崩之后:极越维权经验的总结

在闪崩之后:极越维权经验的总结

2025年1月13日,极越的一封内部信透露,称确认全体员工的离职赔偿协议签订已经完成,并承诺1月20日之前结清员工的薪资与离职补偿金(来源)。之后在社媒上,许多前极越员工也纷纷发文表示赔偿金已到账。至此,距离极越员工维权事件已过去了一个多月。 【极越闪崩事件时间线梳理】维权、谈判与赔偿方案2024年12月,极越汽车因巨额亏损与资金缺口,宣布启动“创业2.0”计划。虽然名义上是进入新阶段,但实际上却意味着极越的原地解散,引发了员工、车主、供应商大规模集结维权。在欠薪、社保断缴及巨额债务等问题下,员工们接连发声,选出代表与极越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极越公司的CEO夏一平并没有资本进行赔偿,背后的大股东吉利与百度又态度模糊,导致谈判进展不顺。 极越汽车闪崩事件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因为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一起新能源汽车倒闭事件。背后的股东又是吉利和百度这样的知名汽车与互联网公司。它的崩盘代表着这几年一窝蜂投入新能源汽车战场的资本斗争进入最后阶段。胜出的只会是个别少数公司,其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都会进入“止损”阶段。股东放弃、资本撤出,多米诺骨牌很可能从此一连串引爆。而极越事件

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的慢性裁员

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的慢性裁员

2024年11月底,日照钢铁集团进行新一轮裁员的消息和仅n*0.8 (n为工作年限)的赔偿方案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经调查发现,2023年10月一模一样的情况也曾出现并受到人社局调查处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之一,日照钢铁的处境反映了当下钢铁行业利润少、产能过剩得不到解决的一系列困境。 慢性裁员、人心惶惶 实际上,本轮日照钢铁裁员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慢性过程。今年的裁员从9月就已经开始。根据日照钢铁厂贴吧中员工的讨论,公司内部要进行“人员优化”的流言早就流传开,“说七月份优化,说八月份优化,现在又说十月份优化。”(来源)。 在9月27日有员工表示“人昨天下午都拉铺盖走了”。制造部门和职能部门均有不同职级的员工被裁,但每个部门的具体裁员人数没有具体的通知(来源)。 日照钢铁向被“优化”员工提出的赔偿方案是n*0.8,但也有员工成功获得了 “2N,走的法律途径,掌握了众多证据”。还有员工想要建群共同维权:“有没有拿80%走的老铁,我们建个群,去告它,把我们的20%应该得到利益争取回来,不能让这种非法行为逍遥法外”、“建群”。 这也不是日照钢铁近年的首次裁员,也不是它首次因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