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打工日记·08|司机们的担忧:无人驾驶带来的争议不断

自动驾驶一直是国内外车企投资研究的方向,而随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自动驾驶的技术的成熟、产品落地和推广似乎已经是势在必行。2024年7月,百度公司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试运行,其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科技进步永远是光鲜亮丽的话题,但它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却复杂得多。在这次事件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以下统称司机)这些一线劳动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的影响,是社会都迫在眉睫需要认真思考、讨论的问题。

司机行业是便利于大众的服务业,也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最基本一环。但是每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和不稳定的收入,使得司机们普遍要承受很高的身体和经济的压力。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司机行业的回报更是不见好转。社交媒体上从业多年的出租车老司机,和在其他岗位发展不顺被迫转行的网约车司机,面对新一轮来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冲击,他们在面对采访时,分享了行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生计的担忧和无奈。


无人驾驶试运营时似乎并不顺利。
据当时网传,面临失业的风险武汉的司机曾有过抗议行为。
当时网传的一份抗议书。

收入下调?从疫情以后就开始了啊,网约车对我们冲击也相当大,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谷底了。你现在哪怕上一万台无人驾驶跟我们没意义,因为我们已经没饭吃的。

(问:出租车司机能去当安全员吗?)那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像我们那个车,如果撞死人,我是有刑事责任,我要坐牢是吧?如果他的时候撞死人,是不是要他的老板你坐牢,你认为他能去坐牢吗?

(问:对同行有什么建议?)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只有是国家调控,除了国家出面干预干涉以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不担心,它这东西肯定是不现实的东西

他再智能能有人智能吗?那个明摆着是不行的东西

对我们影响不大的,因为我们本身已经现在已经卷到最底层了

再卷也没它再卷了,反正现在已经是无法生存了

我们就这样了,就是差不到哪里去,就这样。

那个要是推广开了,那太吓人了。老百姓没日子过。国家也不能让他推广开,这个推广开就是太麻烦了。资本家研发这玩意,研发无人驾驶,这就是剥削这个底下底层老百姓,相当难办啊。现在就是跟着时代走,时代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啊。

低价引入市场,把网约车出租车挤走之后马上涨价。资本家圈钱呗,都不用多说这个。在网上我看是十公里四块钱,这怎么干啊?那点钱电费也不够。

我有退休金,没有工作的怎么弄啊?再说了,后备箱它弄不了,老人它弄不了。我拉着老人,他扒着我肩膀头,我给他开开门了,我叫他坐好了,我再把两条腿放进去,再推他一下,它(自动驾驶)能干吗?干不了吧。或者你不在目的地下车,提前下车,它也干不了。再说它没有司机,出事算谁的?我打个比方,如果我出事了,可以判我的刑,它出事怎么办?这个完善也不行啊,滴滴,网约车,这些人干嘛去?

即使暂时没有受到萝卜快跑产品落地的冲击,司机们也质疑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灵活性和服务能力;这些都是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的优势。同时,因为行业的收入逐年下降,工作强度大等等困境,司机们普遍表达了对前景的怀疑和对生计的担忧:

本来市场蛋糕就这么大

科技是为人类服务的

你整的这些人都没饭吃了

你说要它有什么用呢?

97年的我创业失败

今年加入跑车行业才3个月

结果告诉我,以后用无人驾驶出租车了

真是要赶尽杀绝啊!

上有老,下有小,我该何去何从?

无人驾驶、无人快递、无人外卖、无人餐厅、无人超市。照这样发展下去,还需要人工吗?还需要人类吗?慢慢的整成无人区得了。还号召生娃,生娃干啥?生出来没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业难。我就在想科技的进步,科技发展不是应该让人类过得越来越好吗?而不是来抢人类的工作,抢人类的饭碗子的。

明明就是在抢司机的饭碗。百度总裁李彦宏先生,我想问问您为什么要从这些过得最不容易的人身上下手?现在就是你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引来了全民的热议,那无人网约车驾驶技术是否就应该退出出租车行业呢?作为一个因为那三年导致负债后差点儿活不下去的我,然后加入最底层岗位的网约车女司机,我再提出几个疑问。

人工智能必然会不断发展,我质疑的不是科技的本身啊,我质疑的是把科技用在什么地方。科技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是如果用错地方,就会像原子弹一样给人类带来灾难。就拿出租车举例,很早以前是路边招手并且方便停车,那才能叫车,太麻烦了。后来就有了滴滴APP轿车,用科技解决了我们的痛点。虽然对原来的出租车司机创造了带来了一个影响,但是他降低了这个行业的门槛,让很多中年失业的中流砥柱有机会去继续用血汗挣钱来养家糊口。总体上是给整个出行行业增加了工作岗位,同时让乘客叫车变得更便利,所以滴滴给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一个价值。再看看百度的萝卜快跑,全是无人驾驶,它解决了乘客的什么痛点呢?难道是目前的便宜?李彦宏先生,您觉得出租车为什么需要无人驾驶呢?您是担心乘客用网约车叫车不够方便呢,还是怕司机开的不够稳呢?您真的就这么想让乘车人对着空荡荡的驾驶座椅为我们,这样就更有安全感吗?让我们接受没有人情味儿,没有温度的服务,这样会是更好的用户体验吗?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您可能会说,如果百度不做,特斯拉就会做,他们有FSD。请不要忽略国情,我们是14亿人口的大国,勤劳的民族是缺劳动力还是更缺工作岗位呢?李先生您想清楚了吗?以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让全国这么多出租车、网约车这些底层的亿万个家庭中的中流砥柱司机失业,您觉得这是个好事吗?为什么不在高危作业中大力发展无人技术呢?为什么一定要取代最底层司机抢他们的饭碗呢?难道就因为特斯拉要这么做,我们就刻不容缓了吗?这无人技术为什么非要用在我们最底层就业岗位最多的服务业呢?无人快递、无人外卖、无人出租车、无人超市、无人酒店、无人餐馆,什么都无人换,那我们人都该将去哪里呢?

钱都被科技巨头赚去了,但是却造成了几千万、几亿人失业,生活将会变得举步艰难,怎么办呢?难道百度、特斯拉会救救这些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吗?李彦宏先生,人工智能技术是不是应该优先解决那些高度危险、高强度的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呢?是不是应该在国防、医疗、消防、宇宙、航天这些重要的领域,为保全人类的生存进而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什么你要迫不及待进入根本不缺劳动力的服务行业呢?李先生,您知道企业家与资本家的区别吗?企业家有人文情怀,不是什么钱都要赚,会考虑社会价值,有责任感,而资本家向来都是唯利是图,只关心利润与公司的股价,为了赚钱不顾民生,不计后果。

科技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类滥用科技,就会自我毁灭。我不希望我们会因为这个而过不下去,而好容易活下来的却只剩下和到处都是冰冷的机器打交道的世界,没有活生生的人情味儿,没有温度的社会。希望不要让人工智能控制了全人类,而最后变成终结者的世界。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评论】极越暴雷的资本运作基因

极越突然暴雷给员工权益带来的损害,在极越员工的团结一致抗争之下,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不应该结束。前几期,有料就极越员工抗争行动本身做了详细的梳理,展示了员工的力量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类似行动可以提升之处。 这篇快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极越闪崩的资本运作基因。目前网络上关于极越闪崩的原因众说纷纭,加上事件本身涉及商业秘密,想要搞清楚时间前后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篇快评的目的并不是就极越的资本运作基因给出严密的分析,而是提供一个新的反思的视角。至于更严密的分析,恐怕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材料搜集和严密分析。 极越闪崩爆发于2024年年末。12月11日下午,极越CEO 突然然发布内部信并召开全员视频会议,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行“二次创业”。 公司当晚发布公告称,正积极推进融资,售后维保和新车交付环节仍将正常运行。但多位员工透露,公司所有业务已陷入停滞,多个团队“就地解散”,所有门店暂停营业;员工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12月开始的薪资无法发放,且公司仅计划保留极少数员工维持基本业务。不少员工对这一消息表示惊讶,公司数天前才有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从农田到茶园:采茶女工的苦与歌

前言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量少而品佳,因此极其珍贵,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与之相对的,是采茶女工似乎只能抢着在大锅里捞白水挂面当作午饭,夜晚和几十个女工友睡在铁皮棚房里的大通铺上。近期采茶女工的待遇问题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试图说明:为了获得额外收入而离开农村的采茶女工,的确可能面临极其恶劣的待遇问题,而这种营养不良和休息不足又会影响每天的劳作。但同时,提供给女工的待遇资本与不同的土地规模和劳动组织方式有关。相较于个体茶农,大型茶企和农户为了竞争更倾向于通过中介提高对女工的剥削程度。而茶叶产业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导致的利润不均,则巩固了这种剥削模式,也使得小农式的茶叶生产难以得到改变。最后,需要澄清的是采茶并不天然和妇女绑定,女工们仍面临着传统分工、城乡对立、家务劳动、资本压迫等诸多结构性问题,而她们在茶园中形成的集体生活则是一种宝贵的反抗经验。 一、吃挂面、睡大通铺与摘茶叶 当小Q在网上看到关于记录采茶女工们极差的住宿和伙食的视频时,她想起几天前自己的母亲也去了南方的茶园摘茶叶,立刻给妈妈打去了视频通话。母亲在之前的电话里曾说,自己这边情况很好,吃住不愁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读者来稿】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编按:重工业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庞大的钢铁巨兽,所有人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但真实世界中的重工业工厂是什么样子?这篇读者投书着重的不是工人们的辛酸,而是现场的劳动、制造与监督过程:风雨不断的厂房、高空的焊接作业、工人们在控制与自由之间游走的微妙状态。这篇文章描述了工人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寻找喘息空间,也呈现了焊工与管理者之间复杂的互动与权力平衡。 注:出于安全考虑,虽然这篇工厂随笔涉及的经验和想法都是真实的,但工厂具体所在地点、产品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我试图在不影响文章内容有效性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暴露工厂所在地点。 一、工厂背景:海港边的重工业 工厂位于一处大型海港。工厂所在地本身也是填海造陆而成的新生地。建在这种特殊地点的原因与土地价格较无关,而是因为这间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大型钢铁结构,主要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基础设施。位于海港,对工厂运输产品来说是优势,但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却有诸多不便。冬季的海边风大、雨多,附近城市感受到的普通降雨,在此处可能会导致大量降水灌入工厂,甚至让工作无法继续。因为工厂本身生产大型钢铁结构,这些产品的长宽高都以数十米为基础起跳。这意味着工厂内也

【读者来稿】外卖业公布缴社保之后:全职骑手待定义,平台花式规避

【读者来稿】外卖业公布缴社保之后:全职骑手待定义,平台花式规避

编者按:近来,随着京东杀入外卖市场,平台们终于纷纷要给骑手缴纳社保了。但承诺背后到底藏了多少空话和漏洞?这篇读者来稿一步步把平台话术拆开,把制度盲区点透:谁是真正的“全职”?谁该掏钱?骑手为什么不信?为什么不敢交?在看似进步的变化背后,骑手的处境其实并未发生真正改变。如果没有真正代表骑手的集体声音,只依靠政策改变,再合理的期待也会落空。 作者:小河 重点内容摘要: * 骑手对缴社保有疑虑,主要担心收入下降(特别是不信任平台愿意承担社保费用)、社保连续性问题 * 平台没有清楚定义为哪些骑手缴社保,或者其定义其实没能真正对应“全职”/“高频”骑手 * 关于职业流动、社保连续性问题,解决方向应是放宽社保连续性的要求,而不是给平台藉口不缴社保 * 缴社保确实会令平台开支上升、利润承压,但解决方向应是提升外卖单价价格。有说这会增加消费者负担,但照这样说,其他行业缴社保,不也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社保是劳动者应有保障,外卖低价竞争,本就是不可持续的模式。再说,外卖不是医疗,不需要尽量争取低价。如果是行动不便的低收入群体,可以由政府等公共机构提供补贴或专门服务 * 近年来社会、政策对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