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志浩电子连续4月不发工资,工人前往政府部门抗议

江西志浩电子连续4月不发工资,工人前往政府部门抗议

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受雇于江西志浩电子科技公司工人与政府机构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的欠薪交涉行动。该公司的工人们连续几天聚集在政府机构的门口,希望政府出面解决长达四个月的欠薪问题。据现场工人称,每天聚集的现场都有大量警察出动,随着事态演变,带头的工人已经被抓走。根据推特账号昨天的消息,在此之前,走投无路的工人于11月20日至23日的四天里集体罢工,分别到当地劳动局、以及县政府等地寻求帮助。

据公司的工人透露,他们都被江西志浩电子拖欠了四个月的工资。工人们为此已经连续聚集抗议了几天。在这四个月内,虽然工厂仍有大量订单在生产,但每个工人只收到500到2000元不等的工资,完全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根据工人所述,正常加班工作的工人每月可能可以拿到8000元左右的工资。

目前,工厂已经停产半个月,志浩公司迄今仍不愿正面解决问题,而是要求工人们放三个月的无薪长假。工人们找到过劳动局,但是政府部门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法。

四次前往劳动局维权,工厂至今仍无正面回应

根据现场的工人的记录,在12月3日是工人们第四次集体走路去劳动局维权,要自己拖欠的工资。经过前几天的维权,工人们目前提出的诉求是:

  1. 下周三(12/11)前结清8-10月的工资,12月份底之前结清11月份工资;
  2. 工资没结清之前不接受放长假,要保证每周上班5天,每天8小时,保证公司食堂正常开放。
0:00
/0:11

在这几天的维权行动中,工人们沿途受到了警察强硬的的骚扰和阻拦。警察人数和工人几乎一样多。现场还有大约5辆警车和两辆消防车出动。警察称工人们为违法分子,意图以恶意讨薪的方式扰乱公共秩序。有的工人拿出法律条文反驳之后,警察又说工人们没有格局,试图继续恐吓、阻止工人们继续维权。

现场还有工人因为欠薪站在楼顶上与警方对峙。而警察的回应态度则是不屑、甚至是轻浮的:“跳楼干嘛你们随便,跳楼、跳水的多了去”。之后在县政府附近时,又有带头的工人被警察抓走。

在现场工人分享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工人们的气氛很平和,没有太多交流,甚至更多是迷茫和无奈的表情。工人们也分享说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是距离解决问题仍是遥遥无期。工厂目前一直处于停机停产的状态,没有人出面回应工人诉求。

PCB行业:电子产品之母也陷入危机

事件中工人们受雇的公司——江西志浩电子科技公司,从事于印制电路板(PCB)领域。公司老板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包括有江西志浩电子、梅州志浩电子、东莞五株电子、深圳五株科技,分布在江西和广州生产相似的产品。根据我们所收集到的材料,在东莞和梅州的工厂都在过去的几个月发生不同程度的欠薪,在今年的7月和9月两次罢工。12月3日,东莞五株电子的工人也在公司门口聚集、要求还工资。

志浩电子相关公司的困局与整个行业的趋势不无联系。PCB行业在上个十年曾经有着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由于它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互联件,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中国大陆也成为全球PCB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占全球产能比例超过一半。国内厂商上市的数量也逐渐增加。然而自疫情之后,PCB行业普遍订单量减少、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自2023年以来已经有至少20家上市PCB企业陷入破产危机。

志浩电子相关公司本身的经历也大概如此。它们在2011年成为iphone手机主板的供应商之一,那时与华为、中兴等企业相当,有10亿左右的年产值。在当地工人的普遍印象里,志浩电子也一直是一个大企业。然而今年更早时候,自三月以来,从各地的分公司,我们已经可以收集到它们拖欠工人薪资的消息。

“五月份的工资到现在都没发,都拖了三个月工资了,梅州志浩“
“甚至有供货商反应欠款一直没有到账”
“志浩电子的客户分享该公司在七月份已经无法交货”
有下游客户表示志浩在7月就发生交货问题

另外,也有本地的居民认为江西志浩电子所在的龙南县消费水平高,农业和工业的工人工资低,“工厂是硬撑,打工养家难”是共识。今年2月,其所在的赣州市恒泰实业被裁定为破产,并收到非法集资等一系列指控。三十年的本土老牌企业现状萧条,如此经济环境,想必让工人的生活更加难以为继。

江西志浩及其关联公司的欠薪问题,既是单个公司的经营问题,也是整个PCB行业问题的缩影。尽管这些公司曾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也累积了一定的财富,但当遭遇经营问题时,它们却选择无视、牺牲已经在此工作多年的工人。工人们尝试过罢工,也尝试过游行前往政府部门抗议,但都没有获得有效的回应。甚至,从警察的强硬态度来看,我们很难期待地方政府在这类事件中有积极作为。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 Twitter | Instagram | Telegram

Read more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话语?两家金属工厂的劳动现场比较

“学好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 曾经,在制造业这个领域中,许多基层劳动者都相信这句话。学习技术并不断精进它,是从纯体力劳动中翻身的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年老的技术工人却经常发现,在自己体力衰退、受伤后,赖以为生的技术不再受到工厂青睐,他们也更容易被取代或被抛出劳动市场。在传统工业中,技术知识的发展已经成熟了,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受到的待遇、劳动者们对技术的看法却时刻变化着。这里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不是工人们的技能好坏,而是工厂本身的运作模式、管理与劳动控制方法。 本文作者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进入两家不同类型的金属工厂进行田野观察,试图用一手经验来分析围绕技术知识、工艺和劳动控制这些概念产生的问题。第一间工厂制造汽车结构配件(以下简称汽车零件厂),整体员工数约500人,属于中型规模工厂。另一间则是典型的小微型工厂(以下简称阀门厂),员工人数只有20多人,制造工业用阀门。 两间工厂的产品虽然不同,但都进行铁制品加工,都涉及裁剪、冲压、焊接、组装、钻孔等技术过程,在技术原理上可以说非常相近。但两间工厂内基层工人对技术的看法、劳动力被控制与监督的形式和原理、工厂内的权力运作逻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荔枝的侧写 在大小年与气候异常的双重作用下,今年荔枝大幅增产111.26%,价格却暴跌70%,部分产区每斤仅售1至2元。荔枝虽然甘甜诱人,却因极难保鲜、采摘成本高,往年很少作为茶饮新品出现。而在今年,借着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的文化加持和丰产的推波助澜,它成为了各大茶饮品牌争相追逐的新贵。但这场热潮背后,是市场机制对自然节律的扰动——荔枝的“大小年”本是荔枝和许多农产品固有的周期现象,但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被放大为歉收、高价时种树,丰产、价低时又砍树的循环陷阱,生产与分配早已脱离合理调节的轨道。 茶百道在荔枝新品的宣传文案中,煞有介事地强调“一杯奶茶里含有19颗荔枝”,试图说明产品的新鲜与诚意。可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传来的却是基层员工的吐槽: “又是剥、又是洗、又是煮,手套带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手都泡浮囊了。” “周末快乐,除了茶百道研发部。能干干,不能干换人,整天搞各种水果汁子。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剥八、九十斤荔枝,手都磨烂了,真把员工当日本人整呢,顾客催完骑手催……” “……明天是我入职的第七天。听说明天还要开始商战零元购。我已经不想去上班了。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上海在今年(2025)4月开始推行外卖快递骑手"交通安全码"(下称交安码)等系列措施,将骑手个体分级为"绿、黄、红”三色安全等级,并要求平台企业将该标识直接与骑手从业资格关联。观察社媒,不少人反映,此做法令人联想起新冠封控时期的"健康码",质疑措施必要性和具体成效。 不过,措施对一线骑手的影响,远不只一种一刀切管理的"创伤记忆"重现:以交安码为代表,上海近年推行一系列管理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措施,试图介入外卖快递平台的劳工管理模式,也在过程中达成了更深入的劳动控制。 数据上的交安情况改善,实际上并不来自解决源头问题,而是进一步压迫骑手群体的”恶果”,令一线骑手陷入失声、失权境地。 交安码,联合的制裁? 7月3日,上海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媒体说明了交安码的推行细则(1): 上海针对快递外卖骑手群体推出交安码制度。依托新建的数据系统,政府以绿黄红三色标识骑手安全等级,要求企业将骑手个人交安码颜色直接关联其从业资格,并以骑手交安码统计信息进行企业、站点的评定。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打工日记·11|“诅咒”领导:社媒空间的另类反抗

“当你走进社交媒体才会理解自己的肤浅,因为整个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厌胜场”(来源) “诅咒”这个行为在当今世界,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离奇、荒诞,不禁认为是个从众的玩笑。然而根据近两年的社交媒体,诅咒领导的话题在白领工人升温迅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发生,它的形式经过大量工人参与和共鸣,演变之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的思考,转型成为了对正义、报复、灾祸的祈求。 据了解,其中潮流起源于2024年,网友们发现奢华珠宝品牌Tiffany的中文谐音与“踢翻你”相似,认为买它的产品戴上,讨厌的领导或同事就会离职。 上周一我把戒指带到办公室,第三天就听说分管领导要辞职,分部门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天听说下月初就要分,而且我和讨厌的领导和同事去了两个部门。妈呀,这种许愿成功心想事成的感觉谁懂? @芋圆珍珠椰奶绿 2025.04.25 在Tiffany“克领导”的传言流行之后,网上也流传出更细致的经验,或是更加亲民、平价的选择,包括“手链和手镯威力最明显”,“正品克高素质领导,仿货克低素质领导”,“不能带钻,因为钻是bulingbu